回想起來,生活總是在盲目與蠻幹中度過,只看得見事物當下的表面(甚至連表面都不願意看),缺乏縱深與多元的角度,也沒有探究;無感與無知互相增益放大,死寂的迴音揮之不去。
擺脫死寂的惡性循環,很可能就差這麼一個正向的刺激,就像《與改變共舞》中提到的第二序變化或是game of life的小擾動。
回顧歷史,可以讓我找到與經驗對話的對象,也才有可能找到更多切入的角度,單憑一己之力力量太弱,效率也太差。
瞭解事物的發展史會是一個不錯的切入,舉這幾天的例子,想學習資訊工程,不能只想著學寫程式,而是去想瞭解資訊工程的發展史,瞭解過去和現在人們在什麼資源條件下,用什麼方式解決什麼問題。這些可以說是背景服務,不去主動挖掘就無從理解,而可能陷入遇到其實很基本的問題,卻無法有效率地解決的窘境。過程中過去念機械系,卻沒有這樣的視野非常可惜,一直在蠻幹。
吳文成老師這篇關於細胞自動機的介紹(不知道他看了哪些書才整理出這些資料),提到Langton與Wolframe各自如何從人工生命和非動力系統的角度看待game of life系統發展出的各種現象。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找到現象中互斥的pattern做分類,然後描述各自pattern的規則。找不到描述規則的通常就是特別要探究的點,因為新知識非常可能就藏在裡頭,而且那是直覺上最具有意義的pattern。Langton找到一條途徑來解決,他選定一個參數並以已知的patterm作為指標(邊界),來觀察參數和這套系統的關係,最終得以理解這個未知。
把4個patterm比喻成人,I是魯蛇,II是四平八穩型,III是混沌型,IV則是能創造意義的人。秩序和混沌某種程度上都可以說是沒有意義的狀態,一個只複製意義,一個無視意義。
為何我對maker、革命者、消費者再生產、hacker、making do感興趣?或許道理就在這。他們都是能創造意義的人。生命介於混沌與秩序之間,是意義的再現;演化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反推回來,最近看到的幾個成功的pattern,例如嘉成帶的菜園導覽、玉芬的烹飪教學,或是成功的團隊組織,是不是也是抓住幾個重要的規則,就能自行長出有機、有意義的狀態?相對的,不好的規則(方法、演算法,互動的方式)會導致同樣的初始狀態產生很不一樣的結果。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