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

再花多一點時間關心身邊的人 之 今天我是聖誕老公公

把姪女阿恬的水槍做出來了!
不知道明天她會有什麼反應:D

包裝之前忘了拍..



2012年12月23日

深夜食堂

夜深了。
到深夜食堂享受老樣子的默契 
每道菜 每個老樣子背後都有故事
看得胃裡餓呼呼心裡暖呼呼

「今晚來點什麼?」
「一杯燒酒和一份鱈魚子」
「還是老樣子,五分熟嗎?」
「嗯,麻煩你了」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2012年12月19日

家與認同感

都知道能不能穿拖鞋進到家裡
都知道室內拖鞋在哪
都知道廁所的燈在哪
都知道這麼晚了還沒熄燈是誰還沒睡
都知道什麼時候要去倒垃圾
都知道平時在哪張桌子吃飯
都知道廁所裡哪些書是誰在看的
都知道哪支牙刷是誰的

高位知識與低位知識

昨天的會議
老師提到的高位知識與低位知識的概念
幫助我釐清了一些也曾思考過但模模糊糊的想法

後來我和阿彬稍微聊了一下
我們都覺得 低位知識在現代之所以當道
源於其可明確複製而達普及的特性
換句話說,即使不是當面、親自傳遞訊息
產生的歧異仍低,因而效率高

高位知識正好相反
它的趣味不是在what, 而是在how
傳遞訊息的媒介不只文字內容本身
而可能是 藏在文字背後的寓意、象徵甚至語氣、動作等

舉個例,有個日本人寫了一篇很有趣的論文
標題是<<在日本十六種避免說「不」的方法>>
日本人受的教育是:"正面回絕別人,是很不禮貌的"
(日本特有的文化。也可以說正是outsider無法窺見的潛規則)
必須抓住很細微的訊息,例如,說「是」之前停頓的一秒
才有可能準確接住

"誤解彼此的沉默語言往往會導致文化衝突,而將立意良好的行為歸咎於性格的瑕疵。例如,西方生意人經常斷言日本生意人不可信賴,認為他們是雙面人、不誠實、不值得信任,不履行會議桌上所做的承諾。另一方面,日本往往把這些指責解釋為西方人缺乏社會敏感性的證明:西方人不是太疏懶,就是無能解讀「是」、「不是」及沉默的意義與社會功能" — <<時間地圖>> p.222

這段話讓我想到顧老師第一封信裡的潛規則
就是那個被誤以為是加重語氣其實代表懸置的「」
週六那天文玲老師就這件事說了一句很有趣的話
大意是降:
「顧老師覺得我應該會了解她,但是我為什麼要「應該很了解她」!」

各自的理所當然產生了衝突
從入境隨俗,you go your way,I'll go your way too來看
主場具備主場優勢,主從關係在一開始就被設定

但客隊就理應無發言權?

我那天略提到,
只有三梯次的交流,要達成一定程度的了解、信任的確不容易
遑論要熟悉沉默語言,那是經過長時間浸泡出來的

文玲老師說,她不認為浸泡的時間長短決定有無資格提供想法與協助
她認為,這些帶著外地觀點的學生們有不一樣的眼睛與他們的創意
在當地攪和攪和或許真的能和出什麼有趣的東西,也是美事一樁

蚓糞這概念有趣正是在於思考蚓糞到底是糞還是養分的過程
看見衝突、對立、不理解、不能接受,是蚓糞
看見彼此差異,思考什麼是貢獻、幫助、融入,
什麼是被幫助、接應,是養分
不曉得這群蚯蚓們怎麼想

我自己認為(誠惶誠恐地),以先前的情況看
外婆的家本身是否以高位知識傳遞訊息有待商榷
因為似乎仍需透過語言、文字傳達「這個地方是家」
若他們直接感覺到「這是別人家」
應該就會為他們造成主人的困擾「真的」感到不好意思
「讓主人麻煩很不禮貌」應該是所有人共通的高位知識
可惜的是,他們來訪時主人們都不在家,沒有機會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因為接待他們的是主人的朋友
另外,主人們生活的痕跡,我稱為主人存在的影子
也是重要的細微訊息,可惜外婆的家也未留下太多
如此,迴避運用規範字眼的標語難以擺脫其仍是低位知識的事實

高位知識應該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傳達
讓來者「感覺到主人的存在」,我認為是營造一個「家」的方向之一
因為說到底,能建立關係的其實不是家(ex.家規),而是裡頭的人

有意識地練球

有意識地練球

有責任地撿球

一心想著發展更好的腳步

怎樣打更好

2012年12月17日

【轉錄】如果你想開始玩樂器


轉載自:the chosen

文/TK@披思苑
                                                                              
                                                                              
最近恰好許多朋友都想要增進樂器技巧,
忽然有感動想寫個文章給大家。
                                                                              
我假設各位都是懷著期許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
我也盡所能地分享,期盼在各位心中擦出一些火花。

                                                                              
此刻掛念在你們心中的樂器或許不盡相同,
可能是彈奏的,可能是敲擊的,可能是吹奏的,
或許你現在是處於要放棄的階段,
或許你正興致濃濃地準備要開始,
或許你已經正在學,卻不斷遇到克服不了的瓶頸。
或許你正玩得很順,那我也大大地恭喜你。
                                                                              
本文不談論關於「找老師上課」這種事情,
純粹從心理素質和觀念切入,
這或許可以讓想要自學樂器的人找出自己的方向,
我大致從對一項樂器開始接觸到後來的進階功力做一些實務上的分享,
如果你有同感,或是你尋求突破,
那我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些新的想法和感受。
--
                                                                              
舞台。掌聲如雷。
                                                                              
男孩看見了母親專注的眼神。
                                                                              
他忍住了,沒有哭出來。
                                                                              
--
                                                                              
大部分,我們在剛開始接觸一項樂器的時候,
要做的事情大多是基本的練習,這些事情大多無聊至極。
                                                                              
但是我覺得很多人誤解了學習樂器的曲線,
甚至可以這麼說:這些不只是「學樂器」這件事情上才適用,
而是大部分所有事情的「學習曲線」。
                                                                              
請注意,這條曲線,不是「等差級數」,而是「等比級數」。                                                                              
它不是「均勻地」往上走,而是剛開始慢得不得了,
到後來會整條線快速往上竄。
                                                                                       
基礎練習時間持續的長短,
正主宰著你進到開始衝上去的階段何時到來。
很多人樂器玩不好,就是因為把這些當成沉重的功課,
因為沉重,也沒興趣做了。
                                                                              
有一句心底話想說。請容我直接一點:
我覺得,如果你這麼不喜歡,那就別碰吧。
                                                                              
因為如果你沒有這麼多的熱情,
那就應該把你的生命放在其他事情上會更好,你會活得更快樂。
                                                                              
這世界上沒有人規定你一定要會什麼樂器,
而且我覺得大家要有一種觀念:
「不要認為女生就應該會什麼,男生就應該會什麼」
請記得,女生不一定要會長笛才可以「很有氣質」,
男生不一定要會彈吉他才可以「活得很帥」,
這些都和你們想像的完全無關,
對我而言其實都是充滿疑點的邏輯思考。
                                                                              
陳述一個事實。
                                                                              
一個人一樣可以會樂器但是卻同時不受別人歡迎。
                                                                                         
記得,朋友們看你也是一樣。
                                                                              
這是你最剛開始的前提,如果沒有搞清楚,樂器就不用再玩下去。
                                                                              
--
                                                                              
「媽,從今以後,我自己學音樂。」
                                                                              
『我可以去借錢,只要幫你找到一個好老師。』
                                                                              
男孩思索了片刻。
                                                                              
「媽,你安心工作就是了,其他事情我會自己想辦法。」
                                                                                
--
                                                                              
一個我覺得蠻重要的提醒:
不要想用樂器能力改變你覺得不滿意的自身條件或是人際狀態,
如果你要面對的事情其實和樂器無關,
就處理那件事情的原委,別總是逼自己扯上樂器,
搞清楚你要面對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仔細思考後的堅持,才是成熟的堅持。
                                                                                  
我們認為一個人是怎麼樣的人,大多是和「相處」這檔事有關,
不要認為會了某項樂器你就可以怎樣怎樣,
記得,這些是要當成你的「朋友圈」來經營的,
樂器是你的朋友,你發現自己不喜歡,就放掉,別碰,
你想要碰,就試著學習如何與它相處,
有時候這點我們的確要花時間去了解或是開始喜歡上的,
給你的樂器一點機會,也給你自己一些信心。
                                                                              
當你感覺自己無法持續的時候,
記得重新問自己當初為什麼想要學會這項樂器。
                                                                              
是因為你想用另一種方式說話嗎?
你想要創作?你想要表達自己的某些想法嗎?
是你對音樂有什麼夢想嗎?
                                                                              
還是你覺得因為很多人會,所以你也要會?(如果是這樣,你會很痛苦)
                                                                              
只要感覺無助或是迷失的時候,就回頭看自己的初衷。
思考後就勇敢作出選擇,並且為這個決定自行負責。
                                                                                       
學樂器應該無關父母,無關家族壓力,
這是你的人生,記得,不要讓外人來安排你的喜好,你喜歡最重要。
                                                                                
--
                                                                              
那時男孩還小。
他樸實的父親在他身上看見一個不平凡的夢想。
他用盡了一切努力,終於找到了他可以信任的那位老師。
                                                                              
在他倒下去以前。
                                                                              
--
                                                                              
過完了漫長的基礎練習 (可能有些人練得很勤,所以不會太「漫長」),
大部分的人會遇到「不知道要做什麼」的困境,
其實,這段時間就是開始「充電」的時間。
                                                                              
充什麼「電」?
嗯,這是聽好音樂的最佳時機。
                                                                                  
如果你周圍有這方面的強手,
可以開始詢問他要從聽哪些樂手或是作品開始增進功力,
大部分的人太小看「聽音樂」的重要性,
他們大多只買了譜或是印了譜,就準備回家拿出樂器拼鬥一場。
                                                                              
記得,「會這首歌」其實沒有太大的用處,頂多是表演一下,
更重要的,你更應該在意的,
是你對這項樂器的sense到底夠不夠。
                                                                              
即興功力是最現實的課題。
                                                                              
即興所演奏出的,就是這個樂手的靈魂。
                                                                              
真正的即興,背後應該不是恐懼,而是最真實的釋放。
                                                                              
請別說你沒有要玩得這麼進階,你又是只是想怎樣怎樣就好了,
如果你的目標設定太過簡易,你真的會停止成長,最後你會後悔,
而且想要再起步也走不起來了,所以最初,請把訂定的標準提高一點。
                                                                              
當你預備了150分,後來你沒考好,也有個70分,
如果你只預備了整整100分來,這邊扣,那邊打個折,
最後你的演出將會是一場極為隆重的悲劇。
                                                                                       
--
                                                                              
「對不起喔,雨太大了,我想,我可能還是不去了。」
                                                                              
『喔好,沒關係。』男孩出乎意外精簡冷靜的語氣嚇到了她。
                                                                              
「對不起,請相信,其實我真的很想去。」
                                                                              
『嗯,我明白。我沒有責怪你的意思。』
                                                                              
這是第五通大致相同內容的電話,差別只在「每次對方的聲音都不一樣」。
而即將進來的第六通剛剛還顯示在插播狀態,後來先掛斷了。
                                                                              
從男孩人生的第一場比賽以來,
每次比賽當天,朋友中總是會有另外一個更誘人、有趣的活動在進行,
瓜分掉了本來受邀的朋友,
而大部分的人都會回應那場熱鬧的盛宴,而不是這份請帖。
                                                                              
長久以來,這樣的巧合就一直像是有計畫般精準地上演。
                                                                              
事情還沒結束。
       
                                                                              
接著,比賽當天一定是大雨滂沱,
然後,一通通真誠道歉的電話開始打進來。
                                                                              
褪去了高中的青澀,這還是如出一轍的戲碼,尾隨著他。
                                                                              
在舞台上,男孩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失望中的冷靜後,
堅強起來,專心,閉上了眼睛度過。
                                                                              
男孩背著那把平凡的木吉他,
是他那位獨自扛起家計,對音樂一竅不通的母親,
高中那一年送給他的生日禮物。
                                                                              
男孩獨自一人走進了一場又一場的比賽會場,
他沒有強大的家世背景,沒有人認識他。
                                                                              
六年了。不變的還是那場大雨。
                                                                              
年復一年,朋友的盛宴只有越來越誘人,雨勢只有越來越誇張。
                                                                                
--
                                                                                      
開始聽音樂了,但是如果你經常拿著樂器發現自己不知道要玩什麼,
那我的猜測是:「有可能你的音樂聽得太少。」
                                                                              
以我自己為例,我平時扣除念書和上課時間,
生活中大概有至少八成的時間在聽音樂,
我覺得這對一個在玩樂器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而且我建議除了聽得多元,更可以對其中有興趣的部分做進一步的了解。
                                                                              
由於我一直是一張一張正版CD買回家聽的 (現在還是一樣),
所以專輯的概念都會非常清楚,
有些裡面還會有樂手或是其他記錄的介紹,
沒事我會拿出來看一看,這也是為什麼我蠻習慣使用CD的,
如果你是已經不聽CD的人 (大多數的人都已經不聽了吧),
在處理MP3檔案的時候,或許也可以有自己的閱聽評選進行模式。
                                                                              
只要你習慣就好,但是記得,
如果不常聽音樂,你的樂器能力就容易停止進步。
千萬別小看聽音樂這檔事,它是最基本的訓練。
                                                                              
--
                                                                                      
雷雨大到幾乎變成可將人迅速吞吃的怪物。
電話亭,四面的玻璃起滿了霧。
電話機上的小螢幕已開始閃爍,金額不足,通話即將直接中斷。
                                                                              
「請問你有任何音樂檢定的憑證嗎?」
                                                                              
『什麼時候音樂變成一張紙和對所有人統一的標準來界定能力呢?』
                                                                              
他嚥了一下口水。
                                                                              
「這麼說表示你沒有囉?」
                                                                              
『呃,音樂檢定的憑證對這裡這麼重要喔?』
                                                                              
「對啊,學音樂的人不都該把這種考試當成音樂之路上的重要目標嗎?」
                                                                              
『我以為音樂最王牌的憑證是「心靈」。』

                                                                              
--
                                                                                      
現在我們來談當你進入另一種更深入的困境:
「發現自己已經一段時間停止進步」。
這是一種瓶頸,有時候,其實我覺得反而不是要再找什麼東西練的問題。
                                                                              
有時候,你需要的是一場有趣的旅行,或是一場精采的閱讀。
我這麼說或許各位很難理解,但是這正是讓動力重新回來的方式。
                                                                              
很多人認為自己想把「舞」編好,所以跑去「學舞」,
很多人認為自己想把「曲」編好,所以跑去「學樂理」,
這些都沒錯,但其實,這些都只是「作」(方法),不是「創」(心靈),
而音樂的路上,你會需要很多的感動和想法。
                                                                              
我們經常只著重方法,而對這些方法又沒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這或許和我們自幼開始的所受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
                                                                              
其實對我而言,要把音樂做好,
我可能會去旅行,看電影,或是看書 (大部分都是無關音樂的),
我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做。
                                                                              
我們被教育得覺得自己少什麼就去補什麼,
但是我的觀念是,有時候你要的答案可能就在你的問題中。
                                                                                      
檢視你自己的生活吧,或許你要解決的不是音樂本身,而是其他事情。
                                                                              
--
                                                                              
搬琴工人們搬走了男孩最心愛的鋼琴,
這是為了換一些錢貼補家用的最後手段。

那年男孩還在念國小。
                                                                              
母親坐在門口哭。
他低下身去擁抱她。
                                                                              
「媽,不要哭,以後我溜進樂器行彈就好了。」
                                                                              
『你不懂,你沒有錢,他們會趕你走的。』
                                                                              
「我會用盡任何辦法,只要可以彈到鋼琴。」
                                                                              
母親看著男孩,右手緊握著那幾張皺巴巴的鈔票。
                                                                                        
--
                                                                              
最後小談一下,我推薦的學習步驟:
「電吉他或貝斯一定要在接觸木吉他之後才碰,會比較理想」
別小看這個心得,這是我經過觀察和多數有效樣本實作後的可靠經驗,
若是你正在考慮學的樂器在那三個裡面,請參考我的建議,
這在我心中是最理想,最具果效的順序。
                                                                              
在文章結束前,
我想推薦自己比較有在接觸領域的樂手或是與他們相關的作品,
我大多選比較主流的,各位也比較好找到他們的音樂。
這些是我覺得剛開始入門接觸會比較適合的。
先提醒一下,這些是「蒐集你的聆聽經驗」,
不要想成要「製造一個和他們一模一樣的演奏」,
這幾個小提醒希望會對各位有幫助。
                                                                              
Piano:Kevin Kern, Bill Evans
Keyboard:Brian McKnight,
Acoustic Guitar:Joe Pass, Eric Clapton
Electronic Guitar:Wes Montgomery, Joe Satriani
                                                                                   
其他領域的樂手也歡迎有心得的朋友們推薦,
最後,願各位都享受玩樂器的樂趣。
期盼有一天,你們也能感受到這位朋友的真善美。
                                                                              
--
                                                                              
舞台。掌聲如雷。
全體觀眾站了起來。
這是他從來沒有想過的景象和結果。
                                                                              
男孩彷彿在最後排看見了他的老師,他是全世界最頂尖最厲害的樂手,
他創造了這世界的所有音符,所有曲風,更是所有傑出樂手的幕後恩師,
他大多時候都不輕易露面,都是他的學生在表演。
                                                                              
「恭喜你。」

老師微笑中的唇語似乎這麼說著,他的神情依舊是如此地溫柔和善。
                                                                                                      
男孩看見了母親在觀眾席後方專注的眼神。
他忍住了,沒有哭出來。
                                                                              
「爸爸看了你的每一場表演,不論雨多大,他都有來。」
                                                                              
他想起媽媽說的話。
                                                                              
那時,他終於明白了一些事情。
那是他的爸爸曾經告訴他的。
 

他說他愛他。                                              

【轉錄】研究生的學習與訓練

轉載自:曹孝櫟副教授

研究生的學習與訓練

一,前言:

   又到了碩士班、博士班入學,尋找指導教授的時間,我很喜歡和同學分享經驗,但似乎最有效率的作法,是把他寫下來,讓有興趣的同學參考。這篇文章是希望整理自己在研究道路上的一些體驗,絕不是什麼定律,也絕不適用於每一個人,只是分享一些經驗,給同學一些參考或是借鏡。

二,瞭解自己的需要和目的:
   說到研究生的學習與訓練,應該打從有了繼續深造的念頭說起,為何要花兩年時間唸個碩士,花個3-5年唸個博士呢?是因為大家都唸,不唸很奇怪?還是想要有多點收入,以後升遷容易?還是真的想從研究生的訓練裡來提昇自己的能力。我覺得首先必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唸個學位帶給自己的又是什麼?如果期待碩士帶給你的是加薪,升遷,我想念碩士應該不是一個最有效率的投資。對我來說,研究生是一個訓練,訓練自己更有效率地使用知識與資料,更有效率,更有系統,更科學的發現與解決問題。這個訓練的結果或許會反應到未來工作的選擇,工作內容上,但我相信這只是這個訓練的結果而不應該是碩士班訓練的目的。這個訓練是辛苦的,絕不是把24個學分的課修完,論文一交就結束了。如果你踏入研究所抱持跟我一樣的態度,是來訓練自己使用知識,瞭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想做為研究生的第一步,應該是讓自己隨時隨刻知道自己在研究生的訓練過程中該努力什麼,時時地警惕有無做到這樣的訓練。

三,找尋適合自己的研究環境:
   決定了繼續深造這條路,接下來就是找一個適合自己的研究環境,現在爭取學校入學資格的方式與途徑很多,很多人都可以擁有數個選擇的機會。我想許多人面對的問題就是學校和指導教授的選擇,有人考慮延續大學的專題,繼續留在系上,有些人則選擇出去闖一闖,開拓自己的視野。我的看法是,環境影響一個人,如果說大學的環境會影響大學生的風格與氣質,那實驗室將影響研究生的研究能力與態度。研究生與指導教授,實驗室伙伴的關係遠遠超過學校對研究生的影響,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我說,碩士班或博士班的訓練應該以指導教授和實驗室為選擇的主要考慮,所以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指導教授和實驗室是很重要的。在這裡我說適合或不適合,應該是從自己學習的個性,指導教授訓練的方式與專業能力,實驗室專長與研究重點,實驗室其他成員的程度與軟硬體設施幾個方面來考慮,在說明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環境之前,請容許我就個人的經驗來談談到底什麼才是選擇環境的主要考慮。
我覺得指導教授是重要的,因為他影響實驗室的風格和你之後兩年的訓練,實驗室同儕是重要的,因為人多半近朱者赤,環境帶給人的影響通常遠比自己帶給自己的影響來的大很多。指導教授的重要,並不全然取決與指導教授的專業能力,而是在學生與老師互動的關係上,適合自己的老師遠比能力強的老師來的有影響,所以並不見得到其他的學校,找其他的老師會比留在系上跟自己熟悉的老師來的有幫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任何環境之前,必須思考這個環境帶給自己的優缺點是什麼,什麼是這個環境所缺乏而你又希望在碩士班的訓練中得到的。舉個自己的例子來說,我當年選擇繼續留在系上讀碩士班,博士班,是因為我對系上的環境和老師十分熟悉,幾乎不用花任何時間在適應環境上,可以把所有的時間投入做研究或訓練自己的其他能力,但我知道我缺乏國際觀的訓練,所以我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英文能力,爭取參加國際會議的機會,我知道我缺乏大環境的衝擊與刺激,所以我利用研究之餘的時間到中研院,工研院工作,學習不同的工作方式,工作態度與專業技術。尋找一個好的環境是極為重要的,在已經選定的環境中,因應客觀環境訂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方式更是重要。所以我必須要說,找一位和自己學習方式,態度能配合的老師是重要的,如果你很清楚自己獨立慣了,希望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不妨找一個可以讓你大顯身手的老師,如果你需要嚴格的訓練,那不妨找一個要求嚴格,已有一條明確道路的老師。所以很清楚的要找一個跟你能配合的老師,我想很多人都會建議,不妨在選擇老師之前,和老師談談,和實驗室的同學,學長談談,我想更重要的事情是搞清楚自己的研究態度和學習方式,才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老師。

四,改變吸收知識的方法:
   決定了繼續深造也找好了學校老師,接下來就是進行一連串的訓練,研究生的訓練因指導教授而異,因人而異,也因研究領域而有不同,在這裡只是試著列舉些個人經驗和大家分享。在大學時代,我幾乎是跟著老師跟著課本,一步一腳印地學習所謂的基本知識,到了碩士班,我吸收知識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我幾乎沒有看完任何一本書或是論文(其實在大學時代我也沒有好好看完一本書),吸收知識的方式幾乎都是問題導向,遇到一個問題,思考一個問題,尋找跟這個問題有關的資料,閱讀和這個問題有關的章節,舉個例子來說,我不瞭解PC的開機程序,我想知道從我打開電腦電源直到Windows 2000提示我輸入帳號密碼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找了有關於PCWindows的所有資料開始閱讀,做些實驗,我慢慢瞭解開機之後大概會先做執行BIOSPOST檢查等等,完成之後會檢查硬碟分割表,在執行Windows開機,我發現我對BIOS那段還不是很確定,於是我繼續尋找PC BIOS的程序與資料,繼續展開問題,繼續研究。所以我不斷的展開問題與學習,我看了很多書的很少部分,可是讓我對一件事情,一個問題有完整的認識與瞭解。這樣以問題為導向的吸收知識的方法是我在研究生的訓練過程中常常使用的,比較有效率,但是必須建立在對專業知識有基本的認識之上。

五,蒐集與整理資料
   研究生蒐集與整理資料是基本能力,現在蒐集與整理資料比起我那個年代(雖然沒有差幾年)是方便多了,我以前幾乎一個星期要跑圖書館數十次,西文期刊室,微片光碟閱覽室是我流連的地方,現在網際網路發達,上GoogleIEEE Explorer隨便一個Key Word都可以找到一堆的論文,報告,資料的蒐集方便,來源非常多,相對起來資料的整理便顯的更加的重要,看完資料不加以吸收整理,時間一久,其實跟沒看沒什麼兩樣,花十分鐘的時間看資料,也花十分鐘的時間整理資料是有必要的。把資料讀完,用自己的文字記錄自己所得到,是一件一定要做的工作,以前我學長教我每讀完一篇資料,在筆記本上紀錄這篇資料的重點,和對於這篇資料的一些有系統或是隨意的想法,定期的閱讀這些想法和資料將有助於研究,事實證明這樣的方式幫我整理出了許多研究的問題與解決方法,更進一步,我現在我在電腦上做資料的整理,慢慢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資訊庫系統,一個研究課題,一個技術,可以透過一個自己熟悉而且有效率,有系統的方式找到,一些隨意的想法,和一些片段的研究過程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保存與重新咀嚼。此外國內外相同領域的實驗室,會議,論壇,研究人員的整理也是必要的,透過與國內外專家的討論,使遠比埋頭苦讀來的有效率的。在這裡有個重點希望和大家分享,身處與資訊爆炸的時代,資料的整理遠比資料的取得來的重要,不經整理的資料,永遠都只是資料,不是知識,透過同儕或是相同領域專家的激盪與討論,遠優於埋首苦讀。

五,學習思考:
   剛剛提到閱讀資料和整理資料,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在於閱讀資料和整理資料都需要思考,思考是需要學習的。我常常覺得國內教育最值得爭議的地方在於對思考的訓練不夠(最少在我那個年代是這樣),我在國中的時候幾乎可以看到題目的前幾個字就可以作答,很多時候我根本不知道問題,就已經有了答案。我常常以為知識的可貴在於知道問題,而不是知道答案。以答案為導向的訓練會讓人喪失發掘問題與思考的能力。希望大家沒有這樣的困擾,如果有,則需要開始學習思考。我前一陣子幫華碩RD的工程師上課,課後他們希望我可以與他們分享一些學習上的經驗,我以一句話和他們共勉~資料和知識最大的差別在於,資料是別人整理的,知識是自己整理的。打開書本閱讀和閡上書本思考是一樣的重要。看完資料,閡上資料,先別管別人的方法是什麼,先問自己讀了什麼,問題是什麼,如果是你,如果解決,想不出方法了,再看看別人怎麼做。所以我看論文是三段式的,先試著瞭解問題,放下論文,思考問題,如果問題有意義,我需要,我開始思考如果是我,我怎麼做,經驗告訴我常常我的解決方法,和別人的方法相似,但是那是我的解法,是經由我大腦思考出來的解法,如果想不出方法,在去看論文的後半部,思考他的方式和技術,第三個階段則是瞭解完問題和答案後再回去思考問題本身,常常你會發現其實還有問題。我不是什麼聰明的人,如果我是這樣,我相信工科系的其他學生也會如此。我記得學弟曾經問我,在碩士博士期間,需要看多少論文,我看了多少論文,答案是我真正看完的論文少的可憐,絕大部分的論文只看Introduction就停下來。但是重點是我花了遠超過讀論文的時間在思考論文想要討論的問題。

六,發掘問題:
   以前聽過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一個東方的小孩回家,父母會問他的小孩,今天在學校回答了幾個問題,一個西方的小孩回家,父母會迫不及待的問他,今天在學校問了幾個問題。我們受的訓練的確是這樣的,是一個回答問題的訓練,當然這無所謂對錯,只是訓練的方式不同,回答問題和提出問題都需要思考,但是沒有經過思考的答案和問題都是沒有意義的。在研究生的訓練過程中,學習發掘問題是重要的一環。如果你問我,我如何找問題,如何知道什麼才是有意義值得研究的問題?我的答案是這也需要訓練,我常常從別人的研究裡找問題,這也是許多過來人給的意見,但我也從自己的研究和自己的工作經驗裡找問題,我常常覺得問題通常是遇到了才知道,所以有些人建議讀碩士前應該有工作的經驗,因為從工作之中,你才會遇到問題,才會逼迫著你去找尋答案,在學校,你通常在看到問題的同時也得到了答案,所以對於發掘問題的訓練,我覺得一方面從別人的研究與經驗獲得,也可以透過動手的經驗(比方說碩士課程中對於Project的研究)找到靈感。
Well define你的問題和問題的發掘一樣的重要,任何一個問題都必須瞭解前因後果才有意義,無病呻吟的題目雖然可以完成論文,但不會有意義。在國外技術人員在解決問題之前,一定作兩件事情,一是Problem Statement,清楚定義你的問題,二是Requirement Statement,說明你要Target的目標。任何問題都需要明確的描述,才能確定問題的Target和目的(Objective),不然往往你會花了很多時間作一個問題卻被一個很簡單的假設所擊倒。

七,建立模型,尋求解決方法並科學化地驗證:
   清楚地瞭解問題,接下來就是替你的問題建立模型(Model)並找到解決方法,能否有效率,科學地找到一個方法或是給予問題適當的模型,或是開創自己的一套理論系統,常常需要仰賴基本知識的根基,把一個問題用科學化或數學化的方式描述和定義有助於思考問題,但建立模型需要基本知識的根基和訓練,並沒有一定的規則或方式可以遵循,在研究生的訓練過程中,科學化系統化的建立問題模型,並找到答案也是重要的訓練。
   有了模型,有了方法,接下來需要驗證,系統化的驗證在科學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一個方法比另一方法好,則必須需先訂出比較的方法,最好有科學的量測方式和參數(Index),有一般解或是Close Form當然最好,或者是實驗或是模擬證明都是一個完整研究所不能或缺的。
   研究的過程一個Iteration,所以在任何一個點,都需要重回前一步驟或是最先的步驟來重新思考,檢查,或者是從新來過,透過研究過程數個步驟的反覆進行,才能使研究趨於完備。

研究生的訓練當然不僅與如此,拉拉雜雜說的一大堆,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剩下的部分需要大家自己去思考,去發掘,我就在此打住,最後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零碎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第一,人是習慣動物,要試著養成好習慣:讀書,作筆記,思考,生活作息等等,我記得曾經過了一年十分有規律的生活,早上6:00起床,跑步到8:009:00上班,5:00下班,7:00坐上書桌聽一個小時英文,8:00-12:00寫論文,在那一年裡面,我寫了20多篇論文,完成了博士班絕大部分的工作,我並不特別,而是持續而規律的習慣是很驚人的,別忘了如果我第一天給你一塊錢,之後每天給你前一天1倍的錢,如果你在連續第29天都拿而在第30天放棄,那你第30天損失的將超過你前29天的總和,學習也是這樣子的。
第二,時時警惕自己:辛苦工作不見得會成功,但是成功的背後一定是一段辛苦的過程,如果你覺得生活過得很愜意,你也許需要警惕自己是否鬆懈,當然並不是研究生都必須過得很辛苦,而是陶醉在研究的同時,通常在別人看事件很辛苦的事。訓練的過程中,別給自己太多的藉口,也別輕易放棄。
第三,從失敗中學習經驗,在逆境中成長:人要從成功的例子裡學到什麼我覺得很難,通常都是從失敗的例子裡學到東西(因為那會痛,會有深刻的印象),研究的過程中就好像人生,不可能一直順遂,你必須對時常發生的艱苦狀況有心理準備,並學著從逆境中爬起,我常常跟學弟妹說,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中覺得很難過,很痛苦,很沮喪那是必然的,因為每個人都是這樣,沒有人例外。放棄問題,你會不再痛苦,但你也享受不了挑戰問題之後的喜樂。我記得我碩一的時候到工研院報告我的一項研究成果,幾乎被評審委員批評的體無完膚,在之後的三天裡我幾乎食不下厭,一言不語,三天之後,我想出了解決方案,我不應該放棄,我應該正視我研究上的缺失,改進問題,直到現在為止我再也沒有遇到這樣的困境,我在博二暑假的時候,獨自到美國Bell Lab.工作,我在美國沒有親友,也是第一次到國外工作居住,剛去的前幾週,我必須自己處理工作,生活(或者我應該用生存更貼切些)的所有問題,工作的壓力和自我的要求讓我常常躲在房間,面對窗外,一面想家,一面痛恨自己沒事幹嘛來這裡受苦受難,但幾週之後,我開始感謝我當時的錯誤決定,在美國的那段時間可以說是煎熬,但是也學到很多。人深處逆境,在受苦受難的時候應該高興才對,因為你在之後的某一時刻會發現,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四,勇於接受挑戰:我說YES的次數,遠超過NO的次數,雖然有時候不知道如何說NO會把自己弄得很辛苦。但是勇敢接受挑戰是很重要的,有了較多的經驗與歷練,就會有更多成功的機會。在許多時候,不需要計較事情做多做少,也無須計較是誰的工作或是誰的成就,經驗與歷練是沒有人可以從你身上拿走的。勇於把自己丟在一個惡劣的環境,一個嚴格的環境和監督之下,把自己的研究丟出來讓大家批評,勇於接受挑戰,我常常覺得如果我25歲跌倒,可能爬的起來,但是我52歲跌到,可能就很辛苦了。勇於接受挑戰,勇於嘗試自己沒有的經驗和歷練,用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這是我在研究生和在工作上抱持的態度,也希望和大家共勉。

曹孝櫟
交大資工 

2012年12月16日

12/16 talk with 嘉成

【關於教、學—以社會創意行動方案為例】

只學會問,手指指著別人,不用負責任地問,讓被罵的人繼續皮

更有甚者
問了遠在天邊的問題(市區的狗屎問題),卻不解決近在眼前(自家門前的狗屎)的問題

問了問題,開始計畫、調查、討論,提出一套漂亮的解決方案,讓人汗顏地學

網路資訊這麼多,重點已經不在於教「原本不知道」的東西
而是教怎麼看到「原本沒看到」的東西

透過討論、互相激盪 學習怎麼「在不同人身上學習」。


【單車合做社】

到時候善後的一堆垃圾,會更耗費心力

現在做的事,總務處說:「不要擋到車道就好」,環院說:「謝謝你們幫環院打廣告,車棚弄壞了要記得修欸」

環院大廳大而無當,沒有活力。
現在有什麼,只有一棵像蜘蛛人吐出來的耶誕樹,不真實。

如果可以把演講廳後面的搞成一個修車、聚會空間,空間使用上,會創造出更多活力。意義上就如小米園一看就知道是原民院在做的,一看就知道是掛在環境學院。甚至能長出環院特有的文化,來環院的人都會修單車。

如果空間真的搞起來,說不定能還能搞個公平貿易咖啡吧。

2012年12月4日

【轉錄】單車文藝復興

來源:環境資訊協會

單車文藝復興 Bicycle Renaissance

文字大小
 1  0 Share0 
 
 
作者:周盟桂(長鬃山羊單車俱樂部會長)
愈來愈多人單車上路。圖片來源:長鬃山羊單車俱樂部因應環境變革,價值觀一直在調整,邊緣的價值觀有可能在往後世代變為主流。單車在一開始是神奇的發明,再變成時尚玩物,後來變成普遍交通工具、被取代的、落後的交通工具。登山車出現以及百年環法賽再把單車推上火線,蹦!單車文藝復興運動開始。
如果真要定個起始點,我想,那應該是1992年在舊金山舉行的第一次「臨界量Critical Mass」,從此開啟單車文藝復興運動(註)。因為那一天是汽車文明的頂點,從那一天之後,單車路權開始覺醒。雖然歐陸如荷蘭、丹麥早就是單車王國,但是他們無汽車工業,汽車與單車消長並不明顯。
之後的每一天,更多人騎車通勤、旅行,更多單車道產生,觸發更多單車推廣活動(不管是溫暖的、還是激進的)、更多政府資源投入永續運輸政策...。以下為單車文藝復興相關概念的整理:
圖片來源。周盟桂(長鬃山羊單車俱樂部會長)
正面的誘因(如果騎車,我可以得到...):
省錢、健康、樂趣...

負面的誘因(如果不騎車,我會...):
2003年英國倫敦開始徵收「塞車稅London congestion charge」;
2004年紐約地鐵炸彈威脅2005年倫敦地鐵爆炸案...

路上的障礙:
單車道設計不良、路權不彰汽車駕駛與單車騎士對立激化、單車失竊、
空氣污染單車推廣的逆流-德州柯林郡案上海案...

公部門的推廣計畫
英國國家單車路網
美國「ISTEA冰茶」法案
美國「TEA21」法案
加拿大多倫多單車規劃
註:最早提出「單車文藝復興 Bicycle Renaissance」者,就我所知是John Pucher, Charles Komanoff, Paul Schimek在1999年發表的一篇報告:"Bicycling Renaissance in North America? Recent trends and alternative policies to promote bicycling",文中提到美國「ISTEA冰茶」法案於1991年開始推動,但我還是覺得1992年的「臨界量Critical Mass」更具有指標意義。
本文轉載自長鬃山羊俱樂部,原文寫於2006年6月21日 

 

Copyright @ 2013 DIY Is Yummy.

Designed by Templateify & College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