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9日

【轉錄】使用廚餘桶常犯的錯誤

脫序達人 2010/04/20

在說明「使用廚餘堆肥桶常犯的錯誤」之前,先介紹一般廚餘堆肥桶的共同特徵與功能,以及使用廚餘菌種,再說明一般消費者在使用上述市售廚餘桶時,常發生的困擾,並說明發生的原因,提出改善之道,並將它整合成「使用廚餘堆肥桶的六大要領」,與大家分享。


一般廚餘堆肥桶的共同特徵與功能如下:
1. 桶子底部有一個墊高的多孔塑膠隔板,此一隔板可避免廚餘浸泡在發酵過程中所流出來的廚餘發酵液中,同時具有濾網的功能防止廚餘落入廚餘發酵液中。

2. 底部有水龍頭,沉積於廚餘桶底部的廚餘發酵液,稀釋後可以做為灌溉花草蔬菜等的有機液肥。由於廚餘發酵液裡含有微生物及酵素,所以可以用來通排水口及馬桶,如此可改善家庭污水排入河川。

3. 有蓋子,蓋子目的可防止蚊蟲茲生、水分散失,同時能保溫,促進廚餘分解醱酵。

一般廚餘堆肥桶使用的廚餘菌種:
一般廚餘堆肥桶使用的「厭氧性」有益微生物(Effective Microorganisms 簡稱EM)菌種,此液肥菌種廠牌象眾多,只要是EM菌種,EM衍生菌種,EM改良菌種都可使用,菌種除了可以製造液肥之外,還能培養出有益植物生長的微生物群,進而改良土壤。

現在回答以下三個常見問題,說明發生的原因,並提出改善之道:
1. 使用廚餘堆肥桶製肥,如何如何縮短製肥時間?

2. 為什麼使用廚餘堆肥桶,會散發出臭味?

3. 如何製作散發出一種發酵的香味的堆肥?

使用廚餘堆肥桶製肥,如何如何縮短製肥時間?
1. 不應該將家庭各種的廚餘都投入廚餘桶,而是選擇適合微生物發酵分解的家庭廚餘,剩飯、剩菜、菜葉、果皮、豆漿渣、茶葉渣均可使用,肉類、蛋類可少量使用。不合適的有機廚餘有:魚骨頭、肉骨頭,以及己腐敗的有機廚餘,不可使用。此為使用廚餘堆肥桶的要領(一)選擇適合的廚餘及有機廢棄物。

2. 你選擇的有機廚餘是適合的,但廚餘的尺寸太大,廚餘的體積最好花生與蠶豆之間,如此廚餘總體的表面積才大,才能讓以億為單位的微生物,從四面八方快速的分解廚餘。此為使用廚餘堆肥桶的要領(二)廚餘及有機廢棄物的體積最好花生與蠶豆之間。

3. 你投入適量的有益微生物堆肥菌種,但廚餘堆肥桶內不適合微生物生長,導致你的投入的菌種從睡眠狀況進入發酵狀態太慢,自我的繁殖與發酵分解也太弱。此為使用廚餘堆肥桶的要領(三)廚餘堆肥桶內要適合微生物生長。

為什麼使用廚餘堆肥桶,會散發出臭味?
1. 你選擇的有機廚餘是適合的,但生鮮度不夠已招致不好的腐生菌滋生,這些不好的腐生菌也會在廚餘桶內繁殖,一但繁殖起來你的廚餘及廚餘桶就會產生臭味;如果你投入的菌種量不夠大,或尚未活性前,不好的腐生菌己快速滋生成為強勢微生物族群,當你的微生物堆肥菌種,競爭不過強勢的腐生菌群,甚至被腐生菌群捕食,此時你的廚餘及廚餘桶不只是產生臭味,而是會產生惡臭,表示你的廚餘堆肥己嚴重失敗,應予消毀。合適的有機廚餘要瀝乾水分以袋收集,未使用前需放入冰箱保鮮;剩飯、剩菜若含鹽量含油量過高,要先沖洗除去盬分及油脂(油脂不易微生物分解,盬分過高不利植物生長)保鮮的目的在防止廚餘招到腐生菌滋生,如此可確保堆肥製作中不產生異味。此為使用廚餘堆肥桶的要領(四)投入的廚餘需要生鮮,不要投入己招腐生菌滋生的廚餘,如此可確保堆肥製作中不產生異味。

2. 你選擇的有機廚餘是適合的,廚餘也很生鮮,你採用的是「三明治堆肥法」(即先放一層土壤,再放一層含菌種的廚餘,再一層土壤,再放一層含菌種的廚餘,以序推上,最後堆上一層較厚的土壤),一般採用「三明治堆肥法」是不會發臭,如果土壤裡含有過多的雜菌,你投入的菌種量又不足,你的「三明治堆肥法」仍會產生臭味,表示你的廚餘堆肥己失敗,此時你的廚餘堆肥應放入黑色塑膠袋,封好袋口後,置於陽光下進行7~10天翻動式高溫殺菌之後才能使用。此為使用廚餘堆肥桶的要領(五)投入的菌種量要足夠,還要活化,同時土壤裡的雜菌要愈少愈好。

如何製作散發出一種發酵的香味的堆肥?

廚餘堆肥桶使用的是「厭氧性」有益微生物堆肥菌種,不像農場堆肥或學校堆肥採用的是「好氧性」有益微生物堆肥菌種,好氧性堆肥會產生高溫殺死雜菌,堆肥中雜菌被高溫殺死,有益微生物堆肥菌種只要在廚餘及有機廢棄物合適下,微生物生長的環境也合適下,只要適時翻推,就能大量繁殖成為強勢微生物族群。

廚餘堆肥桶使用的是「厭氧性」有益微生物堆肥菌種,不會產生高溫殺死雜菌,所以必需防止帶有雜菌的廚餘或有機廢棄物進入廚餘堆肥桶,同時給予適量或多量的有益微生物堆肥菌種,使其繁殖成為強勢微生物族群,並以「菌群優勢」消除或抑制不好的雜菌,如此廚餘堆肥桶只散發出一種發酵的香味。當堆肥散發出一種發酵的香味,表示你的製肥成功,堆肥中除了肥分,另有大量有益植物生長的微生物,並可對抗病原菌的侵入,發揮抑病的效果。此為使用廚餘堆肥桶的要領(六)必需讓堆肥菌種中的有益微生物,成為強勢微生物族群,並以「菌群優勢」消除或抑制不好的雜菌,如此廚餘堆肥桶只散發出一種發酵的香味。

使用廚餘堆肥桶的六大要領

家庭廚餘堆肥桶應該把不同家庭或校園常會發生的廚餘、樹葉、垃圾、寵物糞便、植栽廢土,按園藝在氮磷鉀以及礦物質上的需要,選擇可碎化的有機資材予以碎化,如此可增進有機資材的通氣性,依照有機資材在碳氮比上的需要,補充缺乏的有機資材,及配合有效的堆肥綜合菌種,再遵照以下六大要領,一定可縮短製肥時間,生產出高品質有機堆肥。

1. 選擇適合的廚餘及有機廢棄物。剩飯、剩菜、菜葉、果皮、豆漿渣、茶葉渣均可使用,肉類、蛋類可少量使用。不合適的有機廚餘有:魚骨頭、肉骨頭,以及己腐敗的有機廚餘,不可使用。

2. 廚餘及有機廢棄物的體積最好花生與蠶豆之間。如此廚餘及有機廢棄物可加速發酵分解,使用廚餘堆肥早日完成。

3. 廚餘堆肥桶內要適合微生物生長。溫度在20~40℃之間,廚餘及有機廢棄物的含水量保持在50~60%,並使有機物疏鬆。

4. 合適的有機廚餘要瀝乾水分以袋收集,未使用前需放入冰箱保鮮;剩飯、剩菜若含鹽量含油量過高,要先沖洗除去盬分及油脂。投入的廚餘需要生鮮,不要投入己招腐生菌滋生的廚餘,如此可確保堆肥製作中不產生異味。

5. 投入的菌種量要足夠,還要活化,同時土壤裡的雜菌要愈少愈。土壤在使用之前,先予碎化再予充分日照,並予攪拌乾化,如此可降低土壤中的雜菌。你投入的菌種處於睡眠狀態,最好先予活化,倒入自已DIY活化的菌種液,如此菌種使用量才少,才能省錢。DIY方法是冷開水、菌種、果糖(濃的糖水),按100cc:1cc:1cc的比例,倒入保特瓶,封上瓶蓋,搖動一下保特瓶,以利菌種發酵繁殖,放在室內約 4~5天就可完成,放在較溫暖的地方(熱水瓶、煮鍋、冰箱後)可提早完成,為了安全起見,最好在瓶蓋上鑽一個小洞,以利排氣。

6. 必需讓堆肥菌種中的有益微生物,成為強勢微生物族群,並以「菌群優勢」消除或抑制不好的雜菌,如此廚餘堆肥桶只散發出一種發酵的香味。當堆肥散發出一種發酵的香味,表示你的製肥成功,堆肥中除了肥分,另有大量有益植物生長的微生物,並可對抗病原菌的侵入,發揮抑病的效果。


後記:上逑六大要領是解決家裡已有廚餘桶的困擾,要知道有效的使用廚餘桶,會產生大量的有機堆肥,一般庭園不大的家庭根本不適用,建議使用有機液肥既可。改天再貼「家庭微生物有機液肥的製作方法」,供網友參考。

來源:脫序達人

2011年12月19日

【轉錄】因應氣候變遷 21種原生蔬菜報到


本報2011年12月1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根據亞洲蔬菜中心統計,全世界已知約有3萬多種植物,其中有3000多種被人類運用。本報日前報導,農試所最近提出新計畫,在3000多種可供利用的植物中,找出全球變遷下使命必達的小兵,讓台灣在今年APEC大會大放異彩。
農試所最近再針對氣候變遷7種情境,耐濕、耐鹽、耐熱、高營養、耐乾旱、耐陰與耐寒等,各選出3種原生蔬菜做對應,共21種,分別是莧菜、葉用黃麻、黃秋葵、角菜、明日葉、茼蒿、蕹菜(空心菜)、茭白筍、落葵、藤三七、葉用甘藷、紫蘇葉、馬齒莧、青葙、非洲芥藍、溝菜蕨、山蘇花、山芹菜、辣木、香椿與赤道櫻草。

原生蔬菜好處多 資訊流通讓消費者青睞

原生蔬菜存在我們周邊,只等著用心發現。圖為九層塔。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對於農試所推廣原生蔬菜表示肯定,這些蔬菜都是「非主流」農產品,所幸大多數都有人種或可在市面上購得。他認為,推廣原生蔬菜,還是要靠資訊的流通,讓消費者瞭解原生蔬菜的價值,願意種植的農民有管道取得種子,會比光靠政府推動有效。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蔬菜系主任王三太也說,除了少數幾種蔬菜種苗比較難取得,大多數的原生蔬菜有些早已在市場流通,只是民眾不瞭解其價值;有些蔬菜種苗只要詢問也應該可以在種苗公司購得。有意願種植的農民都可以與農試所洽詢,甚至可以索取市面未流通的種原。

正視暖化糧食安全 入侵種應謹慎評估

強勢入侵種赤道櫻草,種植應謹慎避免野外蔓延。
民族植物研究學者董景生表示,正面處理暖化後的糧食安全是正確的,例如,同樣是外來種目前已野外呈歸化狀態的青葙在台灣到處都是,「最好鼓勵大家摘來吃,除了控制野外的雜草,也提醒大家環境用藥的危險。」但對於有些被列為雜草的入侵種,他持保留態度,認為需要更慎重評估。
由亞洲蔬菜中心引入的赤道櫻草,被列為雜草,入侵性強,野外發現必須通報幾個國際組織。目前台灣已有農民種植,若能食用雖然很好,但董景生擔心國人不能接受,導致農民棄種而在野外蔓延,恐怕造成生態上的災害。對此,王三太表示,各種蔬菜都需要人為管理,他強調田間管理,並且不鼓勵放任導致植栽逸出。

氣候變遷的7個情境以及因應策略

黃秋葵農試所針對氣候變遷特性,以功能區分為耐濕、耐鹽、耐熱、高營養、耐乾旱、耐陰與耐寒等7個主題,每個主題下再列出3項核心作物。
極端氣候變化下,不但有暖化現象,也有冰化現象。溫室氣體效應造成溫度上升,高溫容易引起頂燒症及蟲害,例如小菜蛾密度提高或黑腐病增加。耐熱性原生蔬菜,如莧菜,在40℃高溫仍生長良好。此外葉用黃麻、黃秋葵都能在高溫下生長。黃秋葵高溫下意著果,且可連續採收。當寒害發生時,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會明顯下降,呼吸作用顯著的增加,此時植物只能短時間的維持基本生存。但角菜、明日葉、茼蒿卻適合冬季栽培,抵抗寒流來襲。
蕹菜此外,氣候變遷可能帶來驟降雨,但平均年降雨量並無增加,而間隔期間及強度增加,也就是說淹水和乾旱這兩項矛盾的事實都會存在。淹水會減少土壤中的溶氧且使植株弱而易感染疾病。台灣每遇颱風過後,市場葉菜類幾乎缺貨,蕹菜(空心菜)卻能一枝獨秀。此外,茭白筍、落葵也都是優選。世界上最貧困的人口,正好也在乾旱或半乾旱地區,而原生蔬菜中具有耐旱性且富營養價值的,有含高ß-胡蘿蔔素的藤三七、高維生素的E、維生素C及鐵質的葉用甘藷,高ß-胡蘿蔔素、維生素B、C的紫蘇葉。
造成土地鹽化有三種情況,包括(半)乾旱、灌溉鹽化或海水入侵。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是土地鹽化的原因之一,全球有20%的灌溉土地受到鹽分影響。大部分的蔬菜對於高鹽份土壤較為敏感,此時耐鹽蔬菜馬齒莧、青葙、非洲芥藍便能立功。
耐陰的過溝菜蕨。聖倫斯火山爆發之後造成整個天際都壟罩在火山灰之下,遮蔽了日光,使得植物無法行光合作用;工業的空氣污染也造成光線降低,這些都會影響蔬菜生產。此時耐陰的原生蔬菜,如過溝菜蕨、山蘇花、山芹菜仍能在遮光下良好生長。
高營養原生蔬菜可以提供較現行食用量少,即可補充1日所需營養,可補充現代人營養不均衡的問題,也可以提供素食者更充分營養來源。原產於印度的辣木,整株都可以利用,葉及嫩果可作菜餚,塊根研磨後可製成調味料,種子可以烘培、榨油。香椿、赤道櫻草都是用其嫩莖葉,也都是深具營養價值。

非洲芥藍 耐候易種

此次農試所推介的原生蔬菜,大多為國人耳熟能詳,只有非洲芥藍令人耳目一新,也是比較陌生的品種。非洲芥藍屬於一年或兩年生之常年草本植物,直立可達150公分高,適應各種不同環境條件,從赤道到加拿大都可發現其蹤跡。種植方式可透過直種或穴盤育苗,播種後約5天發芽。適合在全日照的環境下生長,偏好土壤酸鹼值5.5-8.0之砂質或黏質壤土,能忍受乾旱、熱、鹽分、冷、濕氣等,唯獨無法生存於淹水的環境。每公頃可收成10-50噸。
非洲芥藍食用其葉與嫩莖,維生素C為甘藍的4倍,除此還富含維生素A、B1(甘藍的5.5倍)、E、葉酸,以及ß-胡蘿蔔素,鈣(甘藍的2.6倍)、鎂(甘藍的3倍),鐵(甘藍的5.6倍),葉片更富含硫配醣體或葡萄糖機芥子油苷。由於此項種苗較少見,有意種植者可洽亞洲蔬菜中心或農試所。

2011年12月15日

【轉錄】李明璁 社會心理學--時間

老師說他最喜歡的是時間地圖第四章:非我族類的時間觀
講到的是另一種看待時間的方式
老師又說到他對於時間的體驗,他寫過一篇文章
專門談這個(註:把時間給時光:談談「慢潮」書裡沒說清楚的事◎李明璁 版上有)
他原本有一隻swatch的手表
只有秒針和時針,而這個錶讓他的步調改變了,他和人約會都約一個整點
約在就算晚來有沒關係的地方 比方說:書店,唱片行 公園。

不論另一個人什麼時候來,我們都可以做自己的事,不會無聊的地方。

試驗了幾次,感覺還不錯。剛開始會很焦躁不安,覺得時間到了
怎麼還不來,之後就慢慢習慣了,有了一種特別的感受。

2011年12月14日

【轉錄】meeting要有進度

我忘了我切確是怎麼說的,

不過我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我這句話而不敢來找我 meeting。


希望大家將這句話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它,我想我要表達的意思主要是要大家體會自己做自己讀書、研究進度的主人。跟我 meeting不是要擠出進度來給我看,而覺得有壓力。相反的,希望你們利用跟我 meeting的機會來督促自己的進度,將自己的進度做一個整理,然後將它 present 出來。

"進度"這個東西可以被廣義解釋的。我相信如果大家都已經認真研究了一兩個禮拜,一定有東西可以跟我分享,而這個"東西"就是進度。比方說你覺得想了一個禮拜的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可能是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不知從何下手,也可能是你"感覺" 問題太難,不可能做出來,那麼你的進度就是將你的問題、感覺、考量描述清楚。這裡我必須要強調學會將自己所思所想的問題描述清楚給別人聽的重要性。很多人遇到困難的問題會停在自己無限的思考當中,這樣是沒有效率的,你應該試著將你想過的東西化成可描述的語言,然後找個同學或是老板將問題描述清楚,相信我,很多時候本來毫無頭緒的問題很可能就會在這樣的過程當中被釐清了,而這種將抽象的思考描述出來給別人聽的能力,就是將想法變成演算法,再變成程式碼的一種基本訓練。

此外,可能也有同學即使了解了問題,也知道解決問題的可能方向,但是礙於能力的不足,遲遲無法下定決心,或是有十足的把握來"動手"。這裡我另外要強調的就是動手做做看的重要性。想想你們每次期末專題總是有辦法擠出一些東西來交差,這是因為你沒辦法被逼到只好想辦法來突破兩手空空的窘境。我希望你們平常對於自己的研究題目也有這樣的自我督促。與其在那邊躊躇不前,不如就試試看,也許從簡單的、直覺的、暴力的方法開始試起。相信我,動手去做與停在原地想有相當大的差別,動手去做可以幫助你更了解問題的本身,讓你懂得如何簡化問題,辯証你的想法。千萬不要擔心程式寫得不好或是方向不對而浪費時間,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你已經對這個問題花了許多時間去想,那麼不動手開始寫程式,只會浪費更多的時間在那邊躊躇不前而已。絕大部分的程式第一版都是很遜的,但是沒有第一版,就不會有想得更清楚的第二版。所以同學們遇到這種情況,請自己設個 firm deadline,然後就開始想辦法動工了,最後藉由跟我 meeting時對於自己的 implement的程式的解釋,而能討論出更具體的下一步。

接下來也有同學可能程式一寫就遇到惱人解不出來的 bug。請想一下為什麼會有惱人的 bug? 請記得,電腦是個 deterministic machine,它是不會隨機給你無法解釋的 bug的。所以事出必有因,一定是因為程式太複雜,讓你有地方沒有考慮清楚所致。所以,這就更突顯了與我 meeting的重要性。但是請你在 meeting前準備好將這個 bug的現象以及前後相關的 code 說明清楚,once again,你很可能就在這個將 bug描述清楚的過程中了解了 bug的解決之道,就算沒有,在聽了你的描述之後我也比較有可能對你提供較建設性的意見,甚至幫你 debug。不過,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以上的三種請況也許跟你都無關,但是也請你想一想,你每個禮拜 (或是每兩個禮拜) 報告得出進度嗎?總而言之,做研究就就像游泳一樣,除了自己悶著頭往前衝之外,要記得抬起頭來讓我看看。我希望大家了解花時間去將自己所作所想的事情整理成 "可報告的進度"是很重要的,花你所有時間的三分之一來準備跟我 meeting的報告,至少在研究的初期,都是非常值得的投資。與其 meeting時支支吾吾說不清楚進度然後被老闆念而感到沮喪或是變成麻木不仁沒進度也沒關係,不如想好要如何具體描述或是呈現你的進度,這樣子一方面可以督促自己不斷的前進,另一方面也才能與我激發出討論的火花!

所以,我說這暑假與以後 meeting的 schedule 請自行 sign up,那麼就請不要再觀望,自己決定自己的進度。博班的,要升碩二的,甚至是碩一的新生,請把握自己的權益。


來源:批踢踢 NTUGIEE_ric板

2011年12月13日

原罪?

回應

深有同感
最近也在想同樣的事
因為戰敗了..
不過也有不同的角度

我想像consistency達成的時候:

再也不玩剝削勞工的iphone
再也不吃剝削農民的糧食
再也不用污染環境的機械和化工製品

如果我退化成猴子回到叢林,這一切不難

人和猴子的區別或許就從有無罪惡感而來
所以consistency的抉擇或許就是當人或當猴子的抉擇
當個人,避不了罪惡和矛盾

以往奉道德為最高標準,現在改信了
信的正是這些矛盾,他們才是永恆不變的存在
(好像伊甸園的故事..原罪?!)

那是不是乾脆自我了斷最快?
是,的確最有效率
永遠不是共犯,一勞永逸,但是何苦

我發現認清然後接受矛盾會比較好想
矛盾不可解但可以試著去解,力量從這來
既然他媽的理想真的不能到達,那他媽總能用逼近的吧!

2011年12月12日

【筆記】.kmz import to google map

kmz是壓縮檔(內含座標等資訊和照片),把檔名改成zip就可以解壓縮


批次改檔名 (目標檔位於同一資料夾)

1.建立文字檔
2.rename *.kmz *.zip
3.存成.bat
4.執行

批次改檔名、移動 (目標檔位於不同資料夾)


1.打開Xnview
2.在目標資料夾中搜尋.jpg
3.執行操作

把kmz檔存到我的地圖 (上載kmz檔)


1.把kmz上傳到一個網路空間
2.複製檔案連結
3.貼到google map的搜尋框裡
4."儲存至.."
5.原kmz檔裡的照片會被街景圖取代
6.所以也要把照片上傳到網路空間

把kmz檔存到我的地圖 (直接從我的地圖匯入)


1.打開我的地圖
2.匯入
3.標題會用儲存當時的標題
4.圖片也會不見

2011年12月9日

【轉錄】這封信 我只想寫給你


當全世界都在跟大人爭吵要糖吃、互相吐口水
沒有人看見真正的問題,沒有人要給真正答案的時候
只有抗議,沒有建議,哪邊都永遠放錯重點的混戰之時
我只想寫封信給你,因為我發現沒有人跟你說話,而他們所爭吵的是你的世界


當我知道夢想家的兩億一千五百萬裡,服裝管理的工作費是1000/天,沒有安排住宿,還要扣稅,跳了一個月的舞蹈系學生,只能拿到一萬塊錢,我終於明白,累積在心裡這麼久的不舒服是甚麼?夢想家所引發的議題千絲萬縷,而我只想談跟你有關的部分,以及那些你的老師/老闆沒有告訴你的,還有你能做的事情。

跟你有關的事情是,請你記得,此時此刻,在台灣,藝術行政/文創產業沒有未來,如果有,那是可笑的。

在一場名為"藝術管理的未來"的講座中,台上一字排開的藝術行政界前輩,名掛執行長/總監/教授的人,他們給的答案是,成為一個藝術行政,在這個領域裡工作,你要有熱情,要奉獻,要付出,不要計較薪水,不要想回饋,然後,最好十項全能。你知道那代表甚麼嗎?當已經在體制核心,制訂遊戲規則的人用一句"我也在等體制改變"輕描淡寫的帶過一切其位之政,你知道那代表甚麼嗎?他們的意思是告訴你,藝術行政沒有未來。

實情的確如此,一個專業的劇場執行製作必須同時兼三個演出才能勉強支付生活所需。即便是一個預算上千萬的展節,仍然只願意花一份薪資請一個可以做兩人份工作的人,而他給的理由是:我很難告訴你甚麼不是你的工作。再正規的單位,都還會想用以時計薪的工讀費用,請一個具有大學學歷的專業人力來做行政庶務,然後兼現場活動跟機動支援。好一點的,已經有能力有經歷有位置,還保有熱情的,要繼續面對公家單位/政府組織/體制法規的阻礙。給了100塊的補助要求團隊做200塊的事情,只要開始接受補助,就要面對為了應付結案報告的超量生產。適合的展演場所不足,替代空間申請臨時展演執照難如登天,辦一個活動/演出,要照會幾個不互相溝通的平行單位,有一半的消耗是在行政流程的鬼打牆。意思是他既不給你錢,也不給方便。我可以再舉更多的例子,你知道我在說甚麼嗎?這就是你的未來。

而你的老師/老闆沒有告訴你的是,你的未來不關他的事

你的老師告訴你,文創產業是未來的趨勢,最夯的名詞,有更多文創相關科系會在五年內相繼成立(那個數字是300嗎?),多麼蓬勃發展阿。然而他忘了告訴你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這個島上的環境是否足以供給每年超過200個(以後還會更多,還不包括國外回來的)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就業市場跟創作環境,連他自己也不敢告訴你真實的答案。硬體場館的確一間一間蓋,也一間一間停工或者變成蚊子館,因為供過於求,你永遠不會有對的薪水跟對待,你不要,後面還有一堆人等。就算活動展節再多,經費預算再加碼,文化預算再提高,分到最後,都跟你的薪水/工作費無關。就像是產地果農一樣,市場裡的蘋果賣得再夯,都跟你無關。三五年之後,你們將像是生產過剩的香蕉跟橘子,秤斤論兩的賤價出賣。此刻已經是如此,而明天  不會更好。

我幾乎看見,那個十年前開始,教師執照滿天飛,流浪教師滿街跑的場景,即將再現。教育界的問題,仍然存在,藝術文化/文創產業的接力搞泡沫,卻迫不及待。而你,就在這個泡沫裡面,未來的流浪藝術行政。

第二件事情是,現在跟你畫大餅的他們,已經是執行長/總監/團長/教授/學校老師,你的未來真的不關他的事。就算這個產業真能發達,那恐怕也跟你無關,整個體制唯一不被考慮的就是人,沒有要被照顧的就是你。

你應該感到頭皮發麻,我多麼希望是我杞人憂天,是我言過其實,是我錯。然而,此時此刻,荒謬的景像,我都想轉身離開了。


但親愛的,即便看來如此絕望,還是有你能做的事情。如果還能看見一絲絲的希望跟可能性,那就在你身上,你們身上。 

你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路是 我把它叫做""十年計劃",如果體制無法改變,那麼生命必須自己找到出路。
聽起來也許天真,但我們真的需要一個美好的可能性。如果我們無法期待、全然寄望政府,連你的前輩老闆都不理你,山不轉路可以轉,路都不轉,我們還有人。在你們同班同學裡,一定要有人,進入公務體系,成為公務員,成為一個深諳各種法規條文遊戲規則的"好"公務員,即便只是一個小小的科員,已經足以讓活動申請的流程工作開始有微小的革命,你們要常常開同學會,讓"好"的公務員同學隨時都知道藝術家/藝術行政同學在做甚麼,需要甚麼,遇到的問題是甚麼,並且,好好保護他,不要讓他被帶壞。有一天,當"好"的公務員同學成為"好"的政務官同學,而且站在"對"的位置的時候,改變就有了開始的機會。

我的理論是當人是對的,事情就不會錯太多。重點是那個"好"跟"對"。如果你是決定要進入體制的人,請帶著你的熱情,不可以忘記每一件讓你義憤填膺的事情,等待、準備,隨時提醒自己"莫忘初衷",隨時確定自己是"好"的狀態,等到你站在"對"的位置的時候,改變就有了開始的機會。 

體制的改變,可能可以一夜之間,煥然一新,好官上任,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甚麼時候會發生。而十年計畫聽起來漫長遙遠,卻是最實在不過的漸變。我們仍然可以有樂觀的想像是,當某個有理想遠見的好官上任之時,改革的推動就算不能一蹴即就,也不會窒礙難行,因為人準備好了。就算好官一直不來,當人是對的,事情就不會錯太多。


第二條路是 為自己設下停損點,定好退場機制。
不論你此刻多麼熱情如飛蛾撲火得想要衝進來,讓我如此提醒你

一、為自己設下停損點
熱情再多,都該有極限,熱情再多,也沒法幫你付房租繳貸款。為自己設下一個年限跟目標是合理的,在幾年之內,沒有達到一定的標準或進步到一定的程度,就該認真思考何時該停損認賠。可以賠點薪水當學費,可以賠點時間賺經驗,但不要連自己也賠進去,適可而止。除非你就是打定了要賠,那我也不阻止你。

二、定好退場機制,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這是老掉牙的俗語,卻再誠懇不過。在你義無反顧,專心奮鬥的同時,也請隨時想好下一步是甚麼,你的第二專長跟備案是甚麼。如果不吃這行飯,你還有甚麼。事實是,這個圈子,不會因為沒有你而無法運作,所以,也不要讓自己因為離開這裡而不知所措。如果,這些事情你都想好了,那麼,為甚麼不全力以赴? 

最後,想跟你分享兩個小故事。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曾經非常短暫的在花旗銀行房屋貸款部當了兩個月電話服務員,為此受了專業的金融知識跟客服訓練,我的前台經理客訴服務的能力,大概是從那時打下的底。約聘最少是三個月,但我兩個月就知道志不在此,我想離開。人事主管除了稱讚我的聲音跟應對能力外,沒有要我賠償違約,還提醒我周末來加班,在周一辦離職,可以多領到四天薪水,因為假日薪資是兩倍計算。我幾乎忘了主管的名字跟房貸知識,但卻一直記得花旗對待員工的方式跟這個ending小故事。就我所知,花旗銀行幾乎是台灣銀行界的人力訓練中心,許多其他銀行的中高階主管都來自花旗。且不論其他的商業操作跟細節,花旗在照顧人這件事情上得到的回饋是在與他行的平行溝通上少了障礙多了關係。

我想說的是,照顧人,永遠應該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當人被照顧好了,當人是對的,事情就不會錯太多。當一個體制不願意照顧人的時候,他的崩毀跟錯誤是理所當然的。之於你,我想說的是請把是否能得到照顧與尊重,當成選擇工作的起始點,那個照顧應該是薪資福利、專業成長跟學習空間的總合加成。而當有一天,你成為總監/執行長/團長/科長...,能夠建立(改變)體制/可以照顧別人的時候,更不要忘記"照顧人"這件事情。那才有可能開始對的循環。 

我的第一份劇團工作的執行長說的一段話,讓人記憶深刻,成為我每份工作的起始點,他說:
永遠不要想在這個工作裡待一輩子,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下一份工作做準備。 因此,你會想辦法把他做得更好,也會知道為甚麼。 而當你如此思考的時候,也許就會在這個工作裡待得久一點

如果體制無法照顧你,那麼請照顧好自己,把自己照顧好才能照顧別人,為自己工作可以等於為團隊工作。但反之卻不亦然。

不論此戰結果如何,不論大選之後是否真能看見新局,或者煙消雲散,再沒有人提起這些事情得好像甚麼也沒發生過。
答應我,為自己設下停損點,在一開始就定好退場機制,以此為前提下,你可以把理想放在比較前面的位置,盡其所能做想做的事情。無論甚麼時候離開,都能不虛此行,不留遺憾。

十年之後,也許,也許不......


張力好大

在理想與現實間拉扯

在原則與妥協間拉扯

在小眾與大眾間拉扯

在大我與小我間拉扯

在約束與自由間拉扯

在嚴肅與縱樂間拉扯

在主動與被動間拉扯

在突破與保守間拉扯

2011年11月28日

be brave, be happy

打倒自己不容易,何況還要再站起來。

原以為抱著一個無懈可擊的理想就能不再懷疑,一勞永逸,永遠堅持原則。
怎麼知道其實放不下的東西很多,而且到頭來發現它們才是真正重要。
高處不勝寒,寒是先有了,高度卻不夠。
最後除了偏執,會留下什麼?能保護得了什麼?

打破鏡子,忘掉完美自我的虛像,事情決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簡化過的目標更明確,卻更脫離現實,活在矛盾衝突之中才是人生。

視線放平,然後變得夠強。

2011年11月22日

【轉錄】太陽能蒸餾器


GabrieleDiamanti-Eliodomestico-1.jpg  
設計師 Gabriele Diamanti 為發展中國家設計的家用式太陽能蒸餾器
利用太陽加熱海水或污水,每天可以蒸餾出5公升的可飲用水
為了避免很多為發展中國家設計的產品
都會發生最後產品心苦得做出來了,也運送到當地了
但是發展中國家的人民不會使用的窘境
這個設計在操作上力求簡單、直覺
(下圖)使用者只要把水注入上方的小孔
GabrieleDiamanti-Eliodomestico-2.jpg    
(下圖)到了傍晚取出下方的集水盆,就可以得到乾淨的水
GabrieleDiamanti-Eliodomestico-3.jpg  
GabrieleDiamanti-Eliodomestico-4.jpg  
GabrieleDiamanti-Eliodomestico-5.jpg  
而且,為了容易大量生產
設計師將外型設計得很"單純"(我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了,歹勢~)
目的是希望可以容易被當地的工匠們生產
GabrieleDiamanti-Eliodomestico-6.jpg  
GabrieleDiamanti-Eliodomestico-8.jpg 
(上圖)  蒸餾的原理有點像是摩卡壺:
利用太陽加熱,使上方的汙水槽壓力上升讓
同時間因為日曬產生的蒸汽就會被迫使往下移動
照不到太陽且溫度較低的的下方,負責把水蒸氣凝結成水
GabrieleDiamanti-Eliodomestico-10.jpg  
(上圖)和傳統水平式的蒸餾器相比
這樣直立式的設計,每天可以多蒸餾2公升的水
且製作成本也只要傳統的一半
這樣的好設計,獲得 Prix Émile Hermès 2011的入選作品之一

粉絲頭不相干碎碎念:
最近在網路上蒐集做嬰兒副食品的文章
才發現很多不錯的文章都鎖上右鍵
所以我都不能直接copy起來,貼在我副食品筆記裡
這個現象在國外的網站上很少有
台灣人真得很注重自己的智慧財產權耶~
不過,綠粉絲部落格還是很歡迎大家使用這裡的文章
只要有註明出處就好
畢竟,好東西就要跟好朋友分享囉

2011年11月6日

待查

WHOLE EARTH自然學校

清水溝
青苗上河圖
千畦種子博物館
純純, 王幸玲, 楊燕
李游宗(布袋風力發電) 
棄業日記
素人之亂
社區如何動起來?
台灣蕃薯文化誌
台灣農業史 
"green power 解讀台灣綠色競爭力"
藍色革命
新富餘 最深刻的反叛是做自己 
"天下2010環境教育專刊 我的未來就要綠"
青年壯游台灣 
RICH青年體驗網  
五味屋工讀
江振誠
"台灣, 單車環島夢"
319行腳
舊光碟機做發電機
單車宅配
林學淵
千里步道
淘課
太陽能種菜
youtube EDU 
D-lab
amy simth
和平團 peace crops
MIT IDI 
義築 
深山部落 果核再生計畫
里農學校 共生塾
倒地鈴
教育部,校園活化網
果然台灣
萬盛街回收場
鹿皮溪
作物學
台灣農家要覽
松本大洋
早安台灣
桃山 Yannick
社區電台
海獸之子
生態設計學
環境科學概論
台灣農家全書
藍天白雲壁紙
五坪水越
粉末都市
旺報8/14
庄稼熟了
返樸園
聯合報8/8 8A
藝術觀點 no.45
吉拉米代部落獵人的身體經驗
種好菜,過好生活
高雄,古文物農具館
花東課程文章
阿甘正傳OST
香港正菜
落葉塗鴉
變態五星級
玄米老師的美味便當
七種民宿的旅行
台灣鄉土精誌
新富餘
社區如何動起來
台灣蕃薯文化誌
台灣農業史
安安的夏天
黃明正
宮崎駿 折返點
the UNIX programming evironment
前進Android Market
碩博 PG20294
西瓜深溝流力
local trap
precision farming
陳澄芳
人間條件
第一次種菜就豐收
庭園藤蔓輕鬆栽

2011年10月30日

城鄉


我算有幸,是還能體驗台灣傳統農家生活的都市人。村生活是生命經驗中的一部份,我至少能在現代社會消費導向、全力開發的洪流之中仍找到一小塊浮木讓自己免於被噬。看到農村與野生、自然的價,我不以都市的整潔、便利、繁榮來鞭策傳統農業社會向進步看齊,因為我認為兩者是平行進展而非誰進展成誰,各自有各自該保有的價;它們之間也沒有附庸關係,農村不是為都市生糧食的基地,都市也非為農村生附加價的加工區,重要的是兩者間的互動、影響,以及如何找到保護自然與文明過度開發的平衡,例如增進城連結的社區支持型農業,或是提高都市糧食生率的都市園圃這些行動。

2011年10月29日

工程

人們的反省使工程發展得以轉向,從只關心產能、效能而漠視產生的環境問題,到解決環境問題反過來成為主要目標,這是很大的進步。

但我還是必須提醒自己以工程為解答的侷限性,解決環境問題是在收爛攤子,並非最終目的。若這些綠色、潔淨的科技普及後,仍是支持一個充斥浪費、無法分解的廢棄物、分配不均並且無法與其他生命共存共榮的文明,屆時產生的問題,就不是更新的工程技術所能解決的了。

2011年10月20日

DIY 小鑽床

Honki最近正在自己幹工具
曬板機、小鑽床都想自己來
昨天用畫了鑽孔機的概念圖
一般都是用齒輪+齒條
不知道我的連桿設計有什麼問題























用sketchup邊玩邊畫
沒想到sketchup的元件功能已經發展這麼多了
還有動畫可以做..

彎腰生活節音樂晚會

這個週末在這個彎腰生活節擺攤
昨天在完全沒有任何預期的情況下聽了三個團(兩個客家, 一個閩南語)
跟以往聽過任何一場的音樂會很不一樣
好像是吹著涼風在三合院裡聽音樂, 雖然其實身在台大
氣氛不嗨, 沒有太多激情熱血或是律動, 只有專注卻放鬆的當下
從沒這樣看過表演, 沒跟著節奏搖擺, 也不仔細推敲、解構
專注地聽, 地上有小強也不管
有幾個段落, 時間好像變慢甚至是凝結了

這首是整個晚會的最後一首歌, 當作壓軸真是完美
好厲害的歌, 聽不到特殊的和弦、技巧和節奏, 卻很吸引人

上下游擺攤@彎腰生活節 心得

小麥練習曲賣光光!而且詢問度很高~
不知為何洋蔥司康這次就開張了,反而是南瓜核桃第一天還剩4包
不過大家都蠻喜歡DIY的概念,所以很快就被吸引住了

不少人在問有沒有賣麵粉,他們想做麵包
我聽雅喬說之後會賣,現在網站上也有,只是不知道大約何時
也有一些人知道是DIY的時候說 “蛤..我以為是現成的餅乾耶..."
還有人家裡沒烤箱無法烤麵包,這時我就端出南瓜麵,還蠻有效的,
哈哈

果醋是有在喝的人才會買
而且幾乎是一來連試都沒試就直接買
買的人只有一個人是試喝之後買的,而且她是要送人的
要向沒有喝醋習慣的人推銷不是那麼容易
不過和他們提到果醋的故事,大都很樂意也認真聽
有些人聽完還說很感動

咖啡的部份比較多人是問在哪種還有裡面是什麼
但是有個人問了比較進階的問題說喝起來順不順,考倒我了..我不會喝咖啡
然後好像比較少人聽過豆一昌,大都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的
所以也賣到剩兩包!但是禮袋就乏人問津,大都是問了問裡頭的數量就沒下文

紅茶非常火!沒辦法,太有名了
第二天只剩一罐綠茶的時候,還是有人來問 "喔,日月老茶敞,還有紅茶嗎?"
來買的人幾乎都聽過日月老茶廠

大多數的人看到玫瑰花瓣都直接跳過,說明了是無毒的玫瑰花還是提不起興趣
可能也是有喝花茶的人才會注意,不過有一個女生說有在喝花茶但還是沒買
最後賣出去的那包是一個說要回去試試看的人買回去

蜂蜜幾罐擺在那,產品說明很小
大部分的人在介紹之前都不知道那是什麼
不過不少人被特別的荔枝蜜吸引到,荔枝蜜最後賣光光!


幾個小觀察;

1. 三種族群比較會停下來看,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學生、主婦(當中不乏有sense的主婦,有來自於主婦聯盟的資訊)、家庭。其中主婦大都是直接看產品,學生則對上下游網站的概念會有興趣。有些人稱許網站的概念。

其中有一個人是從事相關產業,他在意的是,除了傳播新聞和賣產品之外,網站是否提供讀者或消費者能更快直接連絡產地的資訊,對生產者會是個幫助,而這個平台建立的網絡會更有力。這題有點難答,因為牽涉到廣告和新聞特性重疊的模糊地帶。
 

2.比一半多一點的人聽過上下游新聞平台。
其中有一半是在facebook看過上下游的新聞但沒有上網站看,另一半的多數不懂平台運作的機制,單純支持&閱讀,我說歡迎加入寫手的行列,大多數的人會退個兩步說 "啊..不知道要寫什麼"。

3.相本對於解說是個很好的工具,有些人甚至會主動拿起來翻。

4.在秀叡、雅喬、文豪、慧仙和小丸身上學到很多。秀叡和文豪會對顧客用娓娓道來的口氣介紹產品背後的故事,雅喬、小丸屬於開朗活潑型,很快就和人尬鬥陣,進入閒話家常模式。慧仙是面面俱到,把概念說明清楚的同時又不失熱情。我還有一段路要走..
 

2011年10月17日

【轉錄】2008年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參訪分享


【農村社造】2008年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參訪分享
編按/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曾旭正理事長,長期從事社區營造工作並關注農村議題,深知與瞭解台灣農村的處境困難重重,極待公私部門關注並行動。但究竟該如何行動、從何下手?關心台灣農業之人士都應謹慎細緻地加以面對,共同摸索出路。米之神基金會為Daycha創辦並且引入自然農業對於生態上合理的農耕方法。幫助農民降低外在依賴,重建農業社區。 本篇文章是曾旭正老師於2008年參訪泰國米之神基金會之心得,學會並感謝作者的同意刊登,讓所有關心農村的朋友一同分享。

圖文/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曾旭正
2008年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參訪分享


在農村地帶從事社區營造,隨著關懷的議題愈廣愈深,必然要面對農村的農業問題。在南部,社區營造團體、社區大學以及農民團體近年來有更密切的互動,大家面對農村人口老化問題,心裡面最關切的始終是農業該往那裡去?年輕人要靠何種產業才可能返鄉或留住?基於這樣的關懷,2008年八月一群朋友就組團前往泰國參訪米之神基金會。


該基金會的負責人戴查(Daycha)先生,是一個傳奇人物。60歲左右,瘦長身材,客氣親切但不熱情,說話平順安靜,少有激昂之時。祖父為華人,從事種米販米而致富,極盛時擁有土地多達三千甲。戴先生在年輕時曾進入寺院短期出家,這是泰國人的傳統,兼有教育的功能。在出家期間,他深入思考家庭的歷史經驗,體會到祖父因農民而致富,他應該設法回饋農民。因此,離開寺院後,他開始思考農民的處境,深覺綠色革命之後的農業發展大有問題。他開始摸索實踐之道,從個人到家庭以至農民處境的思索,他嘗試非化學農業;從農民處境到綠色革命的錯失,他建立基金會,努力建構新的技術幫助農民。

從網路上可以找到若干米之神基金會的介紹,在此不再贅述,我想由另一個角度提供我對此次經驗的觀察,也引伸為大家共同的參考。此行讓我思考最多的是:戴查先生如何面對問題?如何思考?進而如何行動?基金會的種種作為給我們什麼啟示?佛家言: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意思是說,我們眾生看重的總是紛雜的表象,為這些表象而喜怒哀樂,心浮不定;但看透世事表象的菩薩則注意到凡事相背後的因,看到業隨著條件和合而感果成事。所以,我們眾生陷在輪迴之中而不自覺,痛苦遺憾自然時時相隨。有幸得以察覺到問題的存在時,能不能有進一步的智慧去瞭解關鍵的因在那裡?則是另一層次的挑戰,由此也才開啟根本解決問題之道。
深刻思索結構性因素
顯然,戴查先生經由短暫的出家得以開始深刻地思考泰國農民的處境,看到美國和世界銀行帶動的「綠色革命」為泰國農業以及農民帶來的結構性破壞。因為新的稻種,需求新的耕種方式、新的資材,農民遂全盤地放棄了傳統的觀念、工具、作法以及這些行事底下的重要支撐──在地智慧。在離開寺廟後的十幾年中,他透過實地的嘗試,一方面更加瞭解泰國的農業與農民;一方面試驗新的作法,建立自己的工作夥伴與基地。近五年中,顯然實作讓他更掌握清楚的因,也更確信努力的方向。

譬如,經由分析與比較,他知道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稻種」。綠色革命所宣稱的新品種強調可以提高產量,但它卻未能適應個別的土地,所以必須搭配化學肥料的配方來供給養份;它又很脆弱容易遭受病蟲害,所以必須搭配使用農藥,才能確保產量。只不知,在初期這三劍客(新稻種、化肥和農藥)的搭配確實有效,但慢慢的,效用就大減,甚至把土地破壞了,也危害到農民與眾生的健康。從這結果看來,綠色革命其實失敗了,我們必須另尋出路。

不過,現今要另尋出路並不是在一片空白中前進,而是在綠色革命已經破壞了的惡劣條件下起步。它必須概括承受以往鑄下的種種惡業與善業:被破壞了的土地、只相信慣行農法的廣大農民、負債纍纍的農家;另一方面也有已經發展出來的農業科技,只要善加利用就可以協助農民更具專業能力。土地、物產和農民三者中,農民是關鍵,因為農民決定了怎樣對待土地,怎樣使用技術。但在新的時勢中,農民需要有新的學習才足以承擔!

所以米之神基金會在這樣的深刻思考後投入農村,他們不是動口一族,而是實際面對問題,起手動腳找答案的行動一族。回來台灣之後,在多次不同場合中我與台灣的農友或專家談起「育種、防蟲和土壤」的核心思考時,大家似乎都是早已知道的,但台灣卻沒有發展起這樣一套想法與作法。我想,關鍵在於沒有深刻思惟成為一套完整的看法,也沒有將看法轉化為行動的迫切感吧!像傳統及土地學習基金會針對「育種、防蟲和土壤」三項核心課題進行技術上的摸索,過程中,他們善用科學技術與工具,但目標不在於學術研究而比較關懷實際作用。他們從傳統的智慧出發,用來改善土壤的母土來自鄰近的森林、防蟲的植物與昆蟲也都來自在地,甚至育種的目標都是一代代挑選,期望找出最適合該片土地的品種。

他們的行動有幾點令人讚嘆的啟示:
1、堅強的抓地力:通常我們都同意因地制宜的觀念,同意行動應有在地性,但所謂「在地」多半指的是大範圍的地理範疇,最小也只是關心到鄉鎮或村落的層級。米之神的作法卻是要農民找出對自己的土地最適合的,從既有的種一代代培育、挑選,最後得到自家的稻種。
2、相信傳統的智慧:在綠色革命之前,先民已經摸索出適應環境條件的種種作法,只是在面臨龐大的現代化力量衝擊時,失去了信心。如今重新以科學的眼光肯定傳統智慧,並轉化成可以操作的技能,重新交給農民。
3、凡事重新思考衡量:典範的轉變絕對不是只有作法改變,而是行事邏輯與價值都重新界定,且凡事都重新衡量。譬如,這套新的種植模式其實已達到「有機」的品質,但基金會並不願意去參加有機認證,提高出售價格。因為認證需要花費金錢與人力,農民普遍負擔不起,且由於農民的成本己大大減少,即使賣往一般市場,也已經有一定程度的利潤。
4、回歸土地信仰:在現代主義的全球性衝刷下,心靈與信仰已普遍地被摒棄在現代人的生活之外,行動者不再思考日常行動與其信仰的關聯。戴查先生從行動經驗中愈加體察到大自然的奧秘,因而聯結上傳統的「米神信仰」,他認為這種種都是米神教給他的。這信仰成為他的動力來源。
5、不疾不徐的腳步:在現代社會中,『急切』成為大家共同的生活基調而不自覺。但座落於農田中的基金會以及組織中的成員,不疾不徐的生活步調,按部就班地依自己掌握的道路一步一步走去。基金會建築的前廊留得特別深,可以容得下近二十人在涼風中吃點心用午餐,那情景不正是最好的提醒?
 6、另類的社區營造:在台灣推動社區營造,最困難的一個主題始終是「社區產業」,因為未能直接碰觸主要產業,所以少數的一些社區產業個案多停留在「休閒」產業的層面,裝飾作用多於現實功能。米神基金會找到直指根本產業的方式,切入農村社區,透過學習以及產業上的合作來強化人與人的關係;再藉著生產的議題來引導人們關注土地,建立起深刻的土地關懷。

戴查先生也強調,這些方法讓土地的力量愈來愈健全,農民將可以有較多的閒暇,用來從事文化活動,農村文化才有延續的機會。這是一個由產業下手,逐步向文化、福祉乃至景觀出發的社區營造策略。

反省台灣經驗

回到台灣,曾經就「育種、防蟲和土壤」這三問題與一些農業專家談過,他們都能理解這三項問題,也認同它們是重要的;但台灣的專家卻普遍沒有深刻地在問題意識上將這三個問題串起來,更不用談在對策上將它們與傳統智慧搭配起來。關鍵應該是台灣的農業專家沒有像戴查先生這麼深入農民的生活吧!

2008年三月至六月間,我藉新營社大的課程,在後壁鄉土溝村開設「新農村新農民」課程,邀請了七位與農村、農業有關的專家來與土溝農民交流務農經驗,我個人也從中學習。過程中最驚訝的發現是:農民長期在土地上耕作,但他們對土地、作物、工具以及資材的瞭解並不深入,普遍欠缺應有的專業深度。在農務上的許多問題都是道聽塗說、依樣畫葫蘆,成功了不知道關鍵為何?失敗了往往自認倒霉。此種低度技術、欠缺實驗精神的狀態是令人訝異的,但實際上卻一向如此。

其次,農民對於新觀念的接受度普遍不高。由於目前傳統的農業生產都在賠本邊緣,依循現成的作法雖然獲益不大,但風險最低;新的作法,無法判斷其風險時,根本不可能加以考慮。因此,沿襲與模仿是最主要的行事原則,但缺乏專業的知能,盲目的模仿其實助益不大。在農村,傳播新觀念的人很少,能找到好的題材、用善巧的方法來贏得信任,進而帶動新的嘗試的,幾乎沒有。

自1960年代中期以來,台灣農村歷經四十年人力持續外流的過程,與此同時卻必須面對挾著「綠色革命」口號襲捲了全球的新品種與新技術,農民不得不放棄已經用了數百年的「近自然農法」,而全盤改用以「農藥加化肥」為新資材的農耕方式。在這個新的農耕方式中,農藥商、化肥供銷部成為最主要的技術供應來源,產量成為唯一的農業價值,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它也成了新的慣行農法。

如今,我們已經看到慣行農法對於土地、農民的傷害,愈來愈多人有心協助農村走出困境。但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只有熱情的階段,我們需要行動,而行動需要方法;進一步更要看到,有效的方法來自準確地掌握核心問題,以及善用知識與技術。

期盼在農村地區的社區大學能夠逐漸成為可以提供農民新價值與新技術的行動單位,陪伴著願意居留於農村的新農民一起開創新農業。如何走到這一步,且讓我們共同摸索!

2011年10月11日

2011/10/11 記

一天內接收太多資訊,腦筋很耗能

早上九點跟姜毓洲從北車搭火車往花蓮
沿路上聊了不少

聊到佔領華爾街
就講到凱因斯學派說為死水注入活水,也就是擴大內需,擴大開發公共建設
與古典經濟學派認為是消費信心不足,即使有錢,人們傾向儲蓄,所以連鎖效應不會產生

下午再跟欣榮約在墣石

討論花中報告的內容
應該獨尊合作性經濟,或是也預留一個位子給傅縣長的那種大肆開發
在本質上與表述上也許要分開去想

一個大致的順序是先講
有浪頭來了(東發),然後講浪頭前的人(吉拉卡樣),然後講浪打下來會把這些人衝到什麼地方去
最後講合作性經濟這種另外的方式

也討論未來組織的運作
意識到個性和興趣的不同,欣榮覺得可以拆成兩組
一組偏向回到部落體驗紀錄,一組是讀書會、紀錄片放映的形式討論出路,比較偏論述

晚上戶外領導中心的小錢和其他指導員來拜訪何大哥大姐
那時四川大地震,何大哥大姐預備到當地賑災就受了七天的登山訓練,爬南湖大山
是美英姊ㄧ生中難忘的七天,結果後來是被派到吉拉卡樣

小錢是體育大學的學生,也是領導學程謝智謀老師的學生
登山、溯溪很常見,但是把體驗大自然、凝聚團隊共識還有培養判斷力、領導力這些元素擺到行程裡就很不簡單

常聽到誰誰誰說登了幾座百岳、幾天就攻頂,當作是某種紀錄在炫耀、比較
但是可能還是不會用登山杖,也不懂怎麼調整背包這類基本的知識

走的過程中可能遇到危機,要馬上判斷下一步怎麼走
像是前面的路斷了之類,就要討論要不要開始疾行,誰的東西要不要找人幫忙背等等
會先讓學員大會討論,指導員則評估可行性,但除非太危險才會否決,不然自己造業自己擔

有一次一個指導員被三四十隻虎頭蜂包圍,情急之下為了保護其他人
自己抱頭在當地忍著被叮,叫其他人快跑,幸好沒過敏,但是成了豬頭
後來討論加上查資料還有問前輩,才發現原來這種作法很笨
應該跑到草叢或樹枝茂密的地方,因為蜜蜂很怕草和樹枝甩動被打到

小知識:
水鹿是台灣最大的哺乳類
山青(大都是原住民青年)可以幫人背36公斤,通常是綁著頭頂著
颱風來襲,三千公尺以上的山頂上比較安全,因為在雲層上方,無風無雨,而且會有山屋
為了環保,在山上不用衛生紙,而是用鏟子和蕃茄醬瓶

2011年9月30日

【轉錄】「藝術介入」座談-文化政策、社區工作者與藝術政治的對話

inertia — 四, 11/26/2009 - 01:49
主持人:吳瑪悧 與談人:徐文瑞、張晴文、曾年有
整理/周得豪
近年來「藝術介入」這名詞已逐漸變成一種顯學,這主要是因為在2006年開始文建會開始推動「公共空間藝術再造補助計畫」的政策,到2008年改稱為「藝術介入公共空間補助計畫」。在這樣的計畫下,就形成推動藝術家必須要與社區合作來進行以公共空間環境改善為主的操作模式。而每一件計畫案一個提案單位最多可拿到五百萬,因此就吸引了非常多藝術家對「藝術介入」感到很有興趣,這幾年來因為政策關係造就了非常多種「藝術介入」的方式,所以產生了每個人對「藝術介入」有不同的解釋,而公部門對政策的期待又是什麼?當藝術介入公共空間就無法避免和社區與社群產生關係,而一般社區民眾參與計畫後他們的角度、觀點又是什麼?等等的疑問。所以藝術介入就會碰觸到三個面向:藝術、政策與社區。這三種面向從不同的位置和立場去思考都會有不同的答案,甚至對於「介入」的看法也會不一樣。
三位與談人對藝術介入的表述
張晴文:藝術介入(現地製作1)的文化展演脈絡
現地製作這樣的概念在台灣大概僅有約15年左右歷史,而近10年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最早的開始有三個面向的關鍵角色:公部門、策展人與藝術家。在1994年時台北縣政府舉辦了「淡水河上的風起雲湧」展覽,是由策展人來審核藝術家的參與,在這次展覽中就有許多藝術家對應淡水河岸、水的紋理、台北縣的風土做為自己的創作養分。在當時90年代的時空環境中,裝置藝術是藝術家非常熱中且新鮮的當代藝術表現形式,所以在當時還是很著重在裝置藝術的表現手法、內涵上有很多的討論。接著94-95年吳中煒在台北策畫了「破爛藝術節」、「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以當時非常前衛的實驗短片、裝置藝術展、錄影藝術、同性戀行動藝術、小劇場、噪音表演等展演方式來進行2。這樣的展演方式也影響了之後許多策展人開始以針對某一區域、某一群體進入一個空間來作為展演的計畫,像是97年嘉義市的「嘉義大地、城市、交響-台灣裝置藝術展」邀請在地藝術家、在地民眾一起互動創作作品的展覽。之後還有非常著名的98年鹿港「歷史之心」展覽,此次參展的藝術家與當地社區民眾有著很大的認知與協調的差異,也造成許多後續的爭議,而成為當時藝壇的焦點話題,影響了之後類似展演操作上的反省與修正,像是2001年台北的「粉樂町」由民間的藝術集團來主辦,藉由策展人張元茜號召藝術家進入台北市東區的商業地段與當地商家或周邊場域互動產生一些作品的裝置3。這時候開始的展覽性質操作就已經和先前有了顯著的差異。2001年林宏璋與徐文瑞共同策畫「好地方:台中國際城市藝術節」、2002年林平策畫「林聽.森音」展覽等都是當時類似的展覽,而這時期的展覽也逐漸轉變為節慶化式的展覽形式,接著文建會也開始推動節慶式展覽活動的政策-「福爾摩沙藝術節」。到了2003年台北市文化局因為藝術村的計畫開始從寶藏巖擴散,之後間接導致了「台北城市行動」的發生,這是由文化局研究員蕭淑文所策畫,這樣的形式逐漸帶動以工作坊的方式-由藝術家帶領一群特定的族群以工作坊形式呈現結果。在2005年吳瑪悧在嘉義策畫了「日照嘉邑——北迴歸線夏至藝術節」,讓藝術介入社區的種子發芽,藉由藝術家與社區民眾互動而生的新類型藝術作品。因此從1994年到2005年間的展演變化,關注的方向已產生顯著的變化了。
曾年有:社區工作者對藝術介入政策操演的反思
從客委會成立開始,客家電視台與客家族群相關活動節慶也開始進行,因此在客家節慶上的藝術家角色開始出現,也開啟了尋找生活美學與勞動美學的研究過程(案例-「捆包客家,一種無聲的隱喻」)。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在民國84年文建會開始推動,在這之前難道沒有社造嗎?在此政策提出之後,「社區」就成了一種新的名詞,被賦予了新的意義與功能性,而常民日常生活與民俗習慣卻開始被稀釋與淡化,生活中的美學也漸漸消失了。(案例-「捆包客家,一種無聲的隱喻」)因為社區活動經常需要透過節慶來進行,在這之中的官方只想要透過節慶時的熱鬧氛圍,原本的節慶意義就成了一種工具與策略。社區就是人民生活的現場,所以要回到群體自己的思考上,而非隨著政策的方向來進行。以下是社區藝術與社造工作的幾個問題思考:
社區vs社造營造vs社區工作者
當各個社區的社區發展協會舉辦活動時,這些參加的人都會把自己定位為社區工作者,但是像有些專業人士是在為社區協助提案的人,也稱做為社區工作者。這兩種角色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遇到社區該往哪走的時候,彼此的關係想法就會有顯著的差異,所以社區總體營造經過多年來還是有非常多社區不懂甚麼叫做社區營造,多數都以為只要我們這社區向公部門提案,名稱前掛上「社區總體營造」它就是社造。所以這是需要更長時間的去檢驗與磨合,而非只是做做社區劇場,放放電影就好。
藝術工作者vs文化工作者vs社區工作者
藝術工作者在做創作時,普遍的特性都是偏向個人「內化的思考」,但是在進入社區或公共空間的時候,需要面對的是更大的群體更大的空間去溝通、互動的,因此產生了巨大的鴻溝曲折。
藝術介入社區vs藝術家介入社區
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藝術家是帶著自己的作品到社區到處放置,或是藝術家到了社區和民眾互動後誘發出社區民眾的藝術天分或是對議題更深入的思考。
藝術介入社區vs藝術消費社區
任何政府由上而下的政策操作都是一種暴力,所以策展人與計畫主持人常會不自覺扮演著劊子手的角色。所以在這樣的參與結構上,大家都在消費著社區,差別只是在消費的過程中我們去挽救了多少、補償了多少、贖罪了多少。
藝術介入社區vs社區介入藝術
社區有沒有能力去介入藝術?以社區聽得懂的語言回過頭掌握藝術的脈絡與社區空間的議題與品質。
徐文瑞:以國外案例反思台灣藝術介入的策略
當藝術要變成社區營造中的一項節目時產生了認知上的落差。曾老師談到社區營造是當社區遇到了問題才需要被介入營造,那回過頭來思考,我們要怎麼去找到有問題的社區?從台灣的社區營造歷程來看,似乎一直在避重就輕。從台灣戰後發展到現在經歷過數個階段,其中開始工業化的階段可以發現農業經濟的蕭條,造成了所謂的經濟奇蹟與人口都市化;另個階段是現在所謂的產業外移的階段,因此在過去工業化過程中新興的社區都是位處於都市的邊緣或是次級城市內部的工業社區,所以基本上它們是被拋棄的。在現今社區營造的施作中可以發現,社造只照顧工業化第一期後農村遺留下產生人口外移、農業經濟蕭條的社區,這些社區通常都具備著遺留下的農業文化,而社造就像處理如何讓農業、農村復興的工作。但是另一種因為資本外移後被遺留下來的工業社區、都市邊緣社區、廢棄社區、閒置人口等,這些都是社區總體營造不會去關照的地方。
這背後甚至有些選票上的因素,農村遺留下來的人口有種選票上的固有性,於是政策上藉由這種點綴式的文化節慶方式介入,重新表面上的去活化傳統農業社區,但傳統農業社區就像個大帽子似的反而排除了那些分散式的農業聚落,例如嘉義大埔的農業聚落。而傳統農業鄉鎮在改造時,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在於經濟上的改造,只有在產業上的改造成功它的意義才會產生出來。這些遺留在傳統農村的人口其實都會對那些被遺忘的農村傳統有懷舊的想像,成為這些社區工作者或藝術介入傾向這方面,這種懷舊當然也是人的自然傾向,重點只是在於我們能為那些消逝的文化做些什麼事情。所以以下舉出三個國外案例,分別都會涉及到傳統農業社區與工業化後都市邊緣的社區議題,裡面牽涉到舉辦的單位是官方的或是其他機構的模式、是屬於游擊式的或是其他形式,介入的是屬於空間形式或是時間的形式?以下為案例介紹:
2006年利物浦雙年展4(Liverpool Biennial)
利物浦是英國歷史悠久的城市,也是歐洲工業化最早的城市,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代表著「城市」的象徵,同時也扮演著世界的貨運轉運站的角色直到現在。在20世紀時期台灣經濟起飛的階段,歐洲各國的資本紛紛流向亞洲,所以利物浦在當時候也是逐漸萎縮的階段,到了50~60年代披頭四最流行的時候正是利物浦最蕭條的階段,一直到了70~80年代才開始重新開啟都市改造計畫。現今的利物浦對岸隔著默西河(Mersey River)畔的就是過去工業化留下的區域。德國藝術家Hans Peter Kuhn5就提了一項計畫,認為藝術在這樣大的雙年展活動中且又傾向於奇觀式的展示,所以就利用一種簡單又明確的創作手法試圖挑起政治上的衝突。他在默西河的對岸找了一間舊的工業大樓,利用投影投射出巨大的問號在建築物上,這樣的方式立刻就引起了兩岸政客的辯論。所以藝術家在介入一件事件時,這樣就顯得是非常的高超手法,作品的基本元素都具備了,也造成了衝突性,任何人都可以去解釋那巨大的問號是什麼代表意思。這樣的案例就清楚的指出,主辦單位有沒有足夠的企圖與政治協商的籌碼有多少,藉由藝術性的手法挑起衝突性與不愉快的議題,讓它變成一個可以被討論的議題。如果說藝術無法解決實際的政治問題的話,那這案例顯示藝術也可以將實際的政治問題拿出來讓大家討論、思考與想像。
2. 商品的再編碼(re-code.com-Name Your Own Price6)
在2003年時美國有一群藝術家在網路上設立了一個網站,網站裡面設置了個人想要買的商品供網路上購買,輸入想購買的商品就會出現同類商品的圖樣與條碼,找到想要的商品後就可自行在網路上下載條碼,然後就可到超商購買真實的商品並將下載的條碼重新貼上商品,因此就可以用較便宜的價錢買到較貴的商品。這個網站的設計也可讓所有能夠上網的人都能夠自行登錄新的商品,只要參與的人有該項商品的條碼就可以。這個案例裡面有個重要的邏輯是指涉:資本主義認為市場的競爭機制才是最公平的交易模式,但是資本主義真實的面貌是消費者並沒有任何權利去決定市場上商品的價格是什麼,所有的價格都是被操弄過的。藝術家的想法就是利用網路的特性,讓大眾可以藉由這個平台實際的介入自由市場的運作,這個辦法就是讓每個人都可以自製商品條碼,藝術家們也為這項行動寫了一句標語叫:消費者就是革命家。
這個網站在當時短短一個禮拜內造成了轟動,甚至創下一天內有上百萬人次上網點閱的紀錄。所以很快的也被超市渥而瑪(Wal-Mart)發現,立刻超市也寄了存證信函給這些藝術家說明這事件犯罪的行為,最後在爭執之下,這個網站就被結束了。但在結束之前這個網站也上了美國的NBC、CNN等電視台,讓這個議題被炒熱起來,讓一般大眾瞭解與討論自由市場真實的面貌是什麼。而藝術家介入了什麼?就是介入了市場機制本身的空間,而網路這個介面本身也是具有全球性的空間與單一時間的概念。
3. 北奧地利區域藝術節7Festival of the Region, Linz, Austria
這是一個由官方所主辦的藝術節,每兩年舉辦一次。有策展人、有藝術家介入了次級城市、鄉村、農村與廢棄的工業社區等等,它特別的地方是在於有高度的社區化與許多特別的介入方式。在2000年的時候邀請了兩位藝術家,他們的計畫叫做「一個鄉村無所事事」(What to do … nothing)。他們的想法是,到一個小村莊跟村民討論生活是怎樣的事,如果大家都不工作的話會是甚麼樣子。所以他們到了一個村莊跟大家說,一個星期所有人所有事情都不要做,小孩子也不上學,但是有個前提是,所有人也不能到其他地方旅行,一定要留在這個村子裡,所有原本的農事、家事全都請代工幫忙處理。什麼事情都不做對現代人來說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現代人強調的工作倫理與個人的生涯、人生的意義很多都是建立在「工作」之上。
在這項計畫剛開始的時候就面對到非常大的質疑,但也一一的解決了。北奧地利本身是個發展農業的區域,尤其在高度工業化後,遺留下來的農業人口其實大部分都是靠著公部門的補助生活,包括農產品這些都有補助,這是歐洲社會為了要讓農業能夠繼續生存下去的一項政策。所以在2001年6月25~29號他們的計畫開始進行了-什麼事情都不做。這個村子總共有7個家族,而原本在外地工作的人都必須要回來參與計畫,七天中所有人都被集中到其中一戶農家。類似於東方所說的去打禪七等等。這樣的介入方式就是讓人從原本日常的生活關係中脫離出來,在正常的狀況下每個人每天起床可能都會有工作有目標要去執行,可是當什麼事情都不用做時,反而會變得茫茫然似的,一開始許多人可能沒事就是睡覺休息曬太陽,晚上參加共同的聚會、跳舞等等,漸漸的大家開始聊起關於人生的意義、社會福利制度等議題。這計畫在執行過後一年,村裡的人反而回去找藝術家,希望能夠再做一次「無所事事」的計畫,但是這時藝術家認為,這樣的計畫村裡的人自己去進行就可以了。這計畫的介入就像製造了一個公共時間,也可以說是製造了一個社區的禪七,讓人重新思考人生最基本的問題。它成功的關鍵也在於,藝術家能夠非常有耐心的處理事前的溝通問題,而社區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水準才可能做到的。
交叉討論焦點
藝術是什麼?藝術要介入什麼?
吳瑪悧
從前面三種角度切入藝術介入的方式:從台灣現地製作的脈絡、社區工作者藉由藝術方式的介入、國外案例的介入方式,可以發現很大的差異。從國外的案例來看,過去傳統所認知的藝術媒材、形式例如油畫、雕塑等,都沒有出現在案例之中;而國內參與現地製作的藝術家與社區工作者使用的媒材都偏向是傳統的媒介。所以藝術的形式與理解已經變成更廣泛的解釋,延伸出的問題就是「藝術是什麼?」、「要介入什麼?」、「藝術拿什麼來介入?」。
張晴文
這是一個非常根本的問題,舉例台灣90年代開始到現今比較極端的例子來說,95年吳中煒策畫破爛藝術節時使用的是一種非常前衛藝術的思考模式,像是邀請地下樂團、一些表演團體、敲敲打打唱歌的派對、甚至出現類似縱火的行為發表等等,前衛藝術概括來講簡單的說可以是反對19世紀當時的沙龍式的展演和藝術生產與觀眾互動的模式,所以提出了要打破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界限的想法,所以他們的做法就是,做出反過去藝術形式的行為來打破階級之間的界線而造成許多驚嚇的結果。到了98年黃海鳴所策劃的「歷史之心」展演,藝術家在先前也有到當地社區走動認識環境,所以他們知道當地的人文與歷史紋理的特色,最後才產出作品。但是當藝術家把作品放置在環境或空間的時候,他們產生的過程與呈現的手法也引起了當地民眾的一些衝突與不能理解。在當時的各類藝術媒體上所引發的討論都還是堅持在藝術的自主性如何被維持住,類似於在討論公共藝術時,到底是公共性優先還是藝術性優先。一直到最近幾年新類型公共藝術的概念漸漸在台灣通行起來的時候,許多藝術家也開始以不同的角度與立場去思考藝術是什麼,藝術家的行動、舉止或最後的作品都可能不是一個實際上的物品,這樣的方式就與早期前衛藝術以一種驚嚇或強力介入的方式讓觀眾去思考、醒悟或瞭解一項議題有很大的不同,反而用了一種比較軟性的手段。(舉粉樂町作品為例子)。如果要做一個在特定場域製作的展覽或作品,要能夠吸引觀眾的目光與感受到作品要傳達的意涵,就要用一個巧妙的身段去執行,而這種身段是什麼呢?也許還需要更多的經驗與嘗試才會慢慢得到答案,像是最近幾年非常多新類型公共藝術的手法,以一種軟性的又不失藝術主體性的方式去操作。
曾年有
「藝術介入」、「藝術下鄉」這樣的名詞其實就隱藏著階級的意識在裡面,藝術到底憑什麼來介入,大家每天都生活的很好,又為什麼藝術或藝術家要來介入大家的生活。這就要由藝術家、官方、政策上去思考一種可以說服人的理由,所以這就回到了藝術的本質的問題,而答案也會是開放的。
從國外的案例來看,可能需要由純粹的藝術家或同樣是藝術圈內的人會比較容易理解那樣的方式。在台灣真正的社區現場中,它裡面的階級還分做很多種類型,像是有錢與沒錢的階級、有知識與沒知識的階級、喜好上的階級等,這些都無時無刻存在著。回到社區裡的藝術,不管是藝術是被放進去的或是原本就存在著的,但這樣的事件是由我們(藝術家、策展人、社區工作者)來啟動的時候,主、客的位置就已經清楚的被界定出來,而階級也就此產生了。
從正面的角度來看,也許社區的人會對藝術家、策展人或老師這些人非常的信從或百依百順,另外一種反面想法會是,社區的人覺得這些人都是外來者,外來者根本就不瞭解我們的社區,這兩種想法都清楚的顯示彼此的隔閡非常巨大。而都市型與鄉村型的操作模式也會不一樣,在鄉村型的案例中也許把自己定位在社區工作者的角色大概就夠了,但是都市型的也許就需要一個長期在地方上的社區工作者與一個專業的藝術工作者來配合,這是因為都市型的居民知識水準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沒辦法像鄉村型的案例一樣需要比較多的溝通或認同。而藝術要給社區什麼?事實上藝術的給予有很多都是專業者自行片面的想像,這並不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或是也無從理解對方的想法。這大概從二次戰後,台灣工業化的過程中,許多的生活、娛樂、學習等,已經分別由不同的場域生產了,但是在過去的農業社會中這是由同個地方生發的。所以這之間的變化就是現今知識的學習已經非常容易,但生活的學習卻是很緩慢的,從這衍生出鄉村已死或農村已死的說法,而現在只有在談論如何美化而已。
所以再次回到藝術介入社區的時候,就要抓住社區原有的脈絡和那群人他們的喜好和對藝術的認知、瞭解與興趣。在公部門的政策施行的時候,其實專業者的角色就是公部門的執行者,所有的資源都在這些專業者的手上,而社區未來發展的關鍵就成了這些專業者如何的定位。所以每個社區主體不一樣的時候,他們的條件也不會一致,有這樣的認知後,專業者進到社區會比較能夠拿捏得準確點(對於社區的需求)。所以因應不同案例都會有不同的施作方法,要思考的是如何讓藝術的知識能夠讓對象吸收,最後呈現在這一次的事件上面。可是專業者常常在執行一個計畫或寫一個計畫的時候,思緒會變得要越詳細越好,計畫執行起來就像照表操課似的,所以「照表操課」這件事運用在介入這件事上,它就已經形成種暴力了。社區營造它必須是個有機體,施作過程中必須要保有更大的空間,其中至少需要有50%的可變性,這可變性是需要經由和社區互動、溝通後,才會瞭解這個社區需要什麼東西,然後計畫再做修正,而這修正也絕不會在寫計畫的時候就發生的。呼應到最初的問題,「藝術如何介入?」就是專業者在規劃期間的想像不要被鎖死,之後過程的空間擴大時,藝術介入就有可能會在這過程中產生出來。
徐文瑞
今天的座談要再釐清討論的問題是,它是有一個很具體的社區嗎?藝術介入的對象是有一個明確的區域範圍、行政區、人口、地理範圍,還是它是一個「公共」、「公眾」的概念,它是一個擴散式的,沒有地理範圍、沒有行政區域、沒有公部門的資源進入規定,這兩個方向的介入形式是不太一樣的。社區型的例子可能是需要希望和每個人都交談或發生關係互動。
有一個很重要的藝術成分可能來自兩個面向:一個是距離;一個是姿態。距離是說一個藝術創作者在做一件作品時,必須要考慮到藝術家的立場和現實的系統、大眾或社區之間的距離在哪裡,因此以這層關係來講,所有的作品都是政治性的。姿態也就是溝通,創作者是用甚麼樣的形式去溝通,一種是像傳統前衛藝術式的溝通,就是我不溝通。這樣的說法就是藝術家只站在維持自己藝術自主性的角度,策展單位甚至應該替藝術家的自主性來辯護,不管社區是如何的批評。(案例:98年鹿港「歷史之心」)。一種是比較軟性的姿態,甚至是經過各種沙盤推演的過程。(案例:商品的再編碼)所以如果面對的是一個非常具體範圍的社區的話,溝通的方式就會不一樣,而它的問題往往會出現在策展單位涉入深度的溝通的時候,從一個外來者的角色立場本身就是不一樣的了,它可能是代表官方的、代表權力機制的或是代表知識分子的高度等等,在這樣複雜的環境中同時還要生產出藝術作品這是一個很高度困難的部分,因為每個作品都要去考慮到距離的問題以及要用何種方式去溝通。或是像奧地利區域藝術節的案例,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溝通,透過溝通來形成一種公共的時間將社區的人拉到另個層次的溝通。
吳瑪悧
其實今天所談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誰是那個「公眾」。台灣的社區營造工作比較傾向於如何協助公眾成為公民社會的一員,而藝術家透過一種反思性的距離去面對公共生活,而不是去陪伴公眾,兩者共同點都是在促始公民社會的誕生。在新類型公共藝術中,已經在試圖將藝術自主性與公共性兩者的距離拉近,它不應該是對立的。所以我們所談的藝術介入很可能已經不是公部門文建會所談的藝術介入的政策,因為公部門的政策最後以改善(美化)公共空間、促進觀光為主,但它背後應該要有個更大的理想,很可能就是所謂的「社造精神」--促進公民社會的誕生,藝術在這裡是一種溝通的媒介。所以問題主要在於,當面對不同的社群的時候,到底應該要如何去找到一個適當的方式與媒介,甚至於如何去創造一個過程,讓所設定的目標與想像是可以被達成的。
徐文瑞
「藝術介入社區」或「藝術家介入社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議題。一個距離是說做為一個個體,不管是策展人或是藝術家也好,跟社區的距離是如何拿捏的,並且用什麼方式在溝通。另一個距離是指作品本身也是要產生距離的,而且這是作品的基本要求,做為一個有意義的作品一定會跟日常的、現有的體制、權利或價值觀有個距離,否則就沒有藝術的東西存在。而那個「東西」是什麼?就變成可能要由大家共同來創造的。以「一個鄉村無所事事」來說,這件作品有個很重要的要素是,它所產生的7天的公共時間與原有的日常生活產生了距離,它給予了當地的村莊一個機會去脫離原有的現實脈絡。所以作品介入和藝術家介入這兩種距離如何去解決因為距離所產生的焦慮、衝突等等,這背後需要的就是溝通。要有足夠的耐心、足夠的手婉、足夠的感情在裡面。

2011年9月28日

0928 綠地讀書會@城鄉所

小瑛:
需不需要在內部討論紀錄時順便整理,以便到時在誰來野餐的時候就比較快進入狀況?
結:先照個人喜好的紀錄方式。

比娜:
到國圖找到不少台灣的案例。土地在哪裡?有多少量?
為何要綠地?很多觀點。

北科大有人從CO2的角度去看,發現台北市不同區域的開發程度不同,影響到CO2的濃度。所以必須有多少樓地板,就要有多少面積做綠化?於是有了綠容積的概念。

也有人從熱島效應去看。降低樓高有助於降低氣溫。理想的高度是四層樓。有大面積的綠地可以降低局部區域的溫度1~5度。

綠覆率的概念。有些廣場有很大的開放空間,但是綠地的面積的比例只佔不到三成。
紀錄註:綠覆蓋有沒有考慮是何種生態系統?

也有從透水率來看。台北市有八成的面積是不透水的。

容受力的觀點。經濟的,設施的,社會的等等,例如就業、醫院的床位、垃圾量等等。大安區ㄧ平方公里有兩萬七千人。

台北市的人口是負成長,所以人均綠地面積增加?!

當綠地面積達兩成時,有九成的人會滿足。現在台北市綠地面積只佔百分之五。

台北市的面積只有272.8平方公里。全市的人口密度,ㄧ平方公里有九千多人。

其實在台北,住宅是供過於求,因為過度商品化。

容積率作為一個暫時性綠地的誘因去發展一個政策。其實對大同、萬華等等開發程度較低的區域沒什麼影響。應該要看到區域的差異性。或許未來提的綠綱領可以分區域去提。

彥如:
首爾的案例。為何是Forest For life來做這件事?為何可以募集到這麼多資源?

振佑:
關鍵的綠色委員會要再細究,他們如做到這麼成功也要再細究。是否能運用首爾的經驗,來捲動台灣的市民?

彥如:
台灣有無類似的組織,可以做到像Forest for life這樣?國合會?

哲偉:
國民黨早期下面有一些社福機構,例如國合會,或是救總。現在名義上變成財團法人,擺脫其政治立場,但還是跟國民黨關係密切。

振佑:
國合會為何能募集到這麼大的資源?或許是繼承原有的財產(黨產)。

佩佩:
錫瑠算嗎?

衍偉:
所以好像是會有一個既有的比較有資源的單位去做。

哲偉:
台灣好像就比較沒有這些,所以生態屋頂等等這些其實都是NGO或是社區自己去做,沒有正式名目,政府也沒有對應單位,也沒有資源來做。做這些是打底,做口碑,讓這種現象開始被大家知道。

彥如:
如果有些社區想做一些綠點經營,可能就會找OURs。

小瑛:
雖是政府的案子,但政府部門給的經費非常有限,顯得不重視社區發展這些。社區有時候只是看到政府有經費就想請,也不見得真的是有社區意識,所以甚至直接請OURs把空間一次操作到好。也許台灣的荒野和環資可以對應到韓國的Green trust。

振佑:
台灣也不是沒見過參與式設計。如果沒有相應的概念,下面再參與式,也不太可能有像韓國的ㄧ坪公園這東西冒出來。

哲偉:
還是需要媒體當作最後的骨牌。包裝、形象的東西。讓他炫!讓他時尚!

振佑:
先讓市民感覺做綠地是個潮流,然後可以去整合資源。

小瑛:
land share帶起了2012倫敦奧運要建立2012個菜圃。land share是一個平台,如果你有一塊地,可以share出來讓人耕作,然後換物,現在已經有六萬多人參與。到底市長為何會推,市長真的比較有遠見?一是考慮到奧運的時候大批人潮的食物問題,以及發展成一種觀光。在台灣都市種田種菜就比較沒有這些想像。真的要有容積獎勵這種誘因才能push?台灣關注環境的組織人力資源太有限了,也有很專注的議題,所以不容易串聯。要再多想想誘因,建商為何要做這些?

哲偉:
忠泰基金會操作的誘因可能就是企業形象、宣傳效果,像是之前的明日博物館現在就變成明日博住宅區,或許未來城中藝術區也會有類似的作法。

振佑:
時尚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附庸風雅的時尚(去誠品聽演講或是去學學聽演講)才叫時尚?或是大家都在討論也可以叫做一種時尚?經典在做的事情,只有小眾支持,一般人聽到只會覺得"喔,就甘心",覺得怎麼有公司心腸這麼好,在做慈善;但是背後的理念還是沒有被接收進去,對綠地沒有什麼想像。

衍偉:
一般人覺得假公園是建商在炒地皮,但是建商本來就在炒地皮啊,所以沒差。但一般人最在意的是跟他自己生活的連結,他們不覺得生活品質真的有因為這些概念的落實變得比較好,那就推不出去。

比娜:
有人說,容積獎勵其實對建商不是那麼有利,因為賣出去才算。也有人討論綠建築對於消費者是否比較有誘因。

振佑:
我們要想出一個方式,不是去擋建商財路,要讓建商有獲利,人民也得利。我們能找什麼縫,讓你賺想賺的,我也得到我要的。

顏寧:
好好看系列二如何整合這麼多的部門?在做上位規劃的時候怎麼做?台灣是不是能有一個跨部門的單位去整合資源來做提昇生活品質這件事。

衍偉:
公園的功能的發展,遊憩、景觀、防災等等。古都保存法跟公害防治法一起做。市區景觀保存條例,讓開發商不能進去。中央政策近年有一個"營造美麗之國"的綱領有關,就跟國政有關,就有綠色三法出現,景觀法、都市綠地保全法、景觀法施行相關的法律條文。2005開始又有更多法案依據"觀光"的準則,規範道路、海岸、公部門空間等等的景觀設計。景觀規劃 vs. 都市規劃的關係。

振佑:
想去找關於日本的綠地保全法在地方上的各自治條例下做的案例。

小瑛:
主動介入缺乏市場誘因的土地。可不可能有組織到萬華去整合,或是去做提昇生活品質,而不是企圖以開發為導向使區域發展。

振佑:
英國。有一筆很大的錢,去做再更新,不是拆房子蓋房子,而是區域再發展,是一個比較長期的計畫。

比娜:
但是英國的第三部門是不是比較有力量?

彥如:
首爾的2020願景是否有達影響政策的高度?是不是能生出一些具體的數據,讓政府知道從哪裡做,能做到什麼程度。

衍偉:
日本在千葉有一個專門推綠的課。

星翰:
台灣相關的制度出了什麼問題?相關的部門?設計準則等等。韓國的Green Trust 。都市計畫。

哲偉:
都市計畫有問題。人口密度、人均綠地等等的設定是有問題的。

振佑:
提出野餐的點子。

關於永續城市的幾個謬誤:從花博說起



 / 廖桂賢

無論在國內外,目前「永續城市」(或「生態城市」)的論述與作法儼然成為都市發展領域中的顯學,全球許多城市紛紛將「永續城市」字眼寫入其施政目標,例如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就宣稱以「永續台北生態城市」作為都市發展願景[i]。在全球環境持續惡化的威脅下,永續的觀念在城市發展議題中開始受到重視,值得欣慰。

然而,想要朝向永續城市努力是一回事,具體執行的工作卻又是另一回事: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往往無法跳脫傳統思維,仍然背離永續精神。畢竟,永續這個觀念對於工業革命後成長的世代而言是陌生的,也與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成長價值觀大相逕庭;甚至,其本身就是個複雜難解的習題。今天,各國在永續城市的實務操作上仍處於摸索階段;即便陸續有學者為永續城市下了觀念上定義,該怎麼做才能邁向永續城市,在我看來並沒有一個簡單方便的答案。因為,永續的本身是一個動態、抽象的觀念,更不是任何一個世代的人類可以在任何一個時點直接丈量的,若宇宙中真有永恆不滅的神觀察著我們,唯有那神才知道人類是否永續。

永續相關詞彙的濫用
正因為永續城市的面貌是如此模糊,人們很容易不假思索就隨意使用永續等相關字眼,例如生態、環保等,還有台灣獨有的「愛地球」一詞;甚至為了達到政治或行銷目的,明知故犯地濫用這些詞彙,也就是「漂綠」的行為。台灣從中央到地方政府,談永續城市已經好些年了,也不乏冠上永續相關字眼的政策和宣導活動,但實質內容卻跟永續沒有太大關係,充其量是新瓶裝舊酒──以永續相關新口號來包裝都市發展的傳統作為。即將於十一月開幕的 「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以下簡稱花博),正是一例:打著愛地球口號的花博,實質上不過是一般的園藝博覽會,竟還同時推廣購物、美食、與休閒[ii]──都市發展的典型舊課題。

有新瓶卻沒有新酒,我想是因為政府和人民都對永續城市的真義不瞭解,也欠缺勇氣和創意來挑戰現狀,於是,台灣的永續城市論述與相關實務中充斥著許多謬誤。唯有直指謬誤,我們才能將資源用在對的地方,真正朝向永續城市的方向邁進。以下我先討論永續城市的基本精神、永續和生態環境關係,接著指出幾個常見的謬誤。很不幸的,尚未開幕的花博已經集各種永續謬誤於一身,因此以下的討論將以這個案例為主。

永續城市的基本精神:公平的資源分配
撇開操作型定義,讓我們先探究永續城市的基本精神或原則到底是什麼。這需要回到「永續發展」最廣為接受的定義,也就是1987年聯合國報告書《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中的定義:當世代需求的滿足不會犧牲未來世代的需求[iii];換句話說,永續的精神講求跨世代的資源公平分配。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瘋狂擷取自然資源投入製造生產以提昇生活品質、改造自然生態系統以滿足各項活動需求,同時也創造了大量垃圾和污染;但地球只有一個、自然資源有限,當代人類已取用過多,未來世代不但被迫面臨短缺,還得概括承受前人留下的垃圾和污染,因此當代的發展模式並不永續。此外,全球化的今天,資源使用已無疆界限制,一個區域或族群可輕易地透過貿易或合作直接或間接使用另一個區域或族群的資源;因此永續發展除了講求世代間的公平,也強調區域或族群間的資源公平分配。舉例來說,美國人口僅佔世界總人口百分之五,卻消耗了全球四分之一的能源,顯然是不符合永續的公平精神[iv]

若永續發展強調公平,那「公平」也應該是永續城市的基本精神或最高原則;說明白一點:永續城市的發展不會犧牲下個世代和其他區域或族群的福祉。一直以來,城市發展主要關注經濟穩定、社會福利、文化藝術等面向;而空間規劃設計、營造等專業則負責提供實質的硬體建設來支援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發展,硬體建設包括建築物、公園及其他開放空間、道路橋樑、大眾運輸系統、水利相關設施、能源和水資源供給系統、污水及廢棄物處理系統等。永續的觀念提醒我們,城市的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方式必須顧及資源的公平分配;這需要不同的專業和部門共同努力,而空間專業者可以從城市環境的規劃營造面著力,來協助城市邁向永續。

公平與生態環境健康
很明顯的,「永續」這個概念在乎的是「人類」這個物種的持續發展而非地球上的其他物種。這當然無可厚非,但即便永續的定義未觸及生態系統或環境健康,唯有維護地球上各種生態系統的健康,才有可能達成永續強調的公平精神。怎麼說呢?

讓我們先討論永續發展定義中的「需求」這件事。需求的實質內涵對每個世代、每個區域、每個族群來說一定不盡相同;例如對窮人而言,只要三餐能填飽肚子、有足以遮風閉雨的地方,就滿足了基本需求;但對富人來說,要有電視和汽車才算滿足基本需求,因為在富裕社會中有太多的「需求」其實不過是「慾望」。因此邁向永續城市的第一個作業,就是釐清城市真正的需求為何?又哪些需求的滿足會違反永續的公平原則?至少,城市的需求滿足不能對別人的食物、空氣、土壤、和水造成負面影響,這是永續城市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足夠的食物、乾淨的空氣、土壤、和水,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健康有密切關聯。活在分工細緻的科技社會的我們經常忘記一個事實:人類是不能獨立於自然生態系統而存活的。特別是在物資流動最末端、環境完全人工化的都市中,許多人往往只看到社會運作的極小部分;於是,都市小孩會天真地以為自己吃的食物是超級市場來的、喝的水是水龍頭來的;於是,連大人都天真地以為關乎溫飽的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是兩回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相衝突的。

邁向永續城市,必須保護並修復環境
事實是:地球生態系統的健康──特別是生態多樣性──關乎著你我的溫飽。人類仰賴生態系統直接產出的農、林、漁、牧等資源,也需要它們的物理與化學機制所創造的乾淨空氣和水;從人類的觀點來看,這些就是大自然提供的「生態服務」(ecological services),而且這些服務都非科技所能取代。大自然當然並非為人類而存在,但之所以能創造出人類能享用的資源,正是因為有多樣的物種進行著各種生態機制。當人類破壞了許多物種的生存環境、當一個地區乃至整個地球的物種愈來愈少、愈來愈單一,生態系統就會喪失某些生態服務功能,就不再能提供足夠的食物、乾淨的空氣、土壤、和水,這對人類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修復是追求永續的必要手段,這是將永續城市當成施政願景的政府應該努力的方向:一方面,要避免城市空間發展直接破壞現存的生態環境系統,包括城市內部和外部的樹木、綠地、農地、與河流濕地;另一方面,應更近一步地復育城市中已受損的生態系統,對生態功能喪失的河流、濕地、和森林展開復育計畫。此外,在商品的生產與消費、水資源與能源的擷取、污水和廢棄物流動上,城市也不能間接破壞自己和他處的環境生態。

謬誤充斥,永續城市的嚴重挑戰
在永續城市的課題上,空間專業界已經發展出許多解決方案或工具。例如在建築上有「綠建築」;在社區設計上則有「低衝擊開發」(Low-Impact Development),力求開發案對水文和基地生態的影響減到最小;在交通規劃上有「綠色交通」的概念,發展低碳省能、運輸效率高的大眾運輸系統以取代私家汽車,並推廣步行和腳踏車等交通選項;在土地管理上歐美國家則採用「緊緻城市」(Compact City)或「聰明成長」(Smart Growth)的政策,儘量將新開發案集中在現有的都市區域內,以避免開發綠地和農地。

相關的工具在理論上固然可減低都市發展對環境的負面衝擊,但無論在國內外,目前常常看到的情況是:政府或專業者誤將任何一個工具的本身等同於「永續」,且不問文化和環境脈絡地任意使用,因而製造了許多謬誤,這是目前永續城市論述和實務上面臨的嚴重挑戰。在台灣,甚至連與永續精神無關、甚至背離的作法,都廣泛被誤以為是永續、環保的。以下指正幾個常見的永續城市謬誤。

蓋綠建築不等於永續
作為邁向永續城市的手段之一,綠建築到底綠不綠,除了關乎設計營造的相關技術,也關乎基地的選擇以及基地計畫。移除基地上原有樹木和植栽、將原本的綠地變建地的「綠建築」,是完全背離永續精神的最壞示範。台北市政府不斷對媒體和大眾宣傳花博的環保與生態關懷,並在新生公園和圓山公園的展場中建造了「綠建築」展覽館[v];但花博為了蓋數個展館,總共移除了基地上超過一千多顆的樹木[vi]!綠建築展館蓋在原本珍貴的公園綠地上,不但扼殺了已在此深根的樹群、也扼殺了以樹群為棲地的昆蟲、鳥類、和小動物;台北市不會因為多了這些新蓋的綠建築而更接近永續,反而永久失去那些樹木帶給我們的生態服務,包括乾淨空氣和涼爽環境。

類似的博覽會可以有更永續的作法的:若需要空間龐大的展館,與其與樹木爭地、與其蓋新建築,更好的方式是選擇現有閒置的大型建築物,加以改造成綠建築;甚至,也可以連同基地一起改造,修復建築物週遭的環境,提昇基地的生態功能。任何一個綠建築建案都不能忽略建築物本身以外的議題,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時時回歸永續的基本精神──公平和生態環境保護──來檢視每一個環節,才不會發生砍樹以騰出空地來蓋綠建築的荒唐事。

綠化、植栽不等於永續
「綠化」,就是種植栽這回事,也經常被誤以為等於永續、環保。從花博官方網站的敘述可看出,主辦單位基本上將園藝這件事等同於環保,宣稱園藝的展示將使世界各地的人們「共同讚嘆園藝產業的文明發展最終能促使人們思考與自然界的關係達到愛護地球生態環境的目標」;稱花博的目的在激發市民對綠化生活環境的重視及參與[vii],因此花博也一併推動「台北城市花園計畫」,要「全面提升都市綠意景觀形成市民綠化風潮帶動全市綠化運動」。

將綠化和愛地球畫上等號的並非只有花博,事實上,從政府到一般人普遍有著這樣的迷思。 許多人也許知道,並非所有的植栽都對生態系統都是有益的,綠化工作若採用的是強勢的外來種植物,不但不環保,還會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生態災難。此外,將一個原本沒有植栽的地方種上植栽,也不見得符合永續原則,甚至可能完全背離永續。讓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目前我所居住的城市:南加州的爾彎市(Irvine, CA),屬於地中海型氣候,雨量極少,幾乎算是半個沙漠,在最自然的情況下只有比較耐旱的植物例如仙人掌可以在此地生長;但這個城市卻是綠意盎然、花木扶疏,街道兩旁有著成排滿綠樹,家家有著綠油油草皮,顯然這個城市在綠化上做得相當成功。但是,在雨量稀少、缺乏水資源南加州強作綠化,代表需要投入大量的水資源,而這些水都來自於幾百哩外北加州的河流。若一個城市的綠意是建立在他處水資源的擷取、河川生態的犧牲上,這樣的綠化算永續嗎?

綠化工作是否符合永續精神,不只是有沒有綠化的問題,還關乎綠化的地點、植栽的種類、後續維護的方式等。一直被視為環保的綠化工作,近來更普遍被視為城市減碳、對抗全球暖化的好方法,但這也同樣是個太過簡化的邏輯。植物的碳吸存效果因物種和年齡的不同而異,一般而言木本植物的碳吸存能力遠高於草本植物,而大樹的碳吸存能力又高於小樹;若是除了樹木養草皮、砍了大樹種小樹,即便結果都可稱為「綠」,卻不吸碳反到排碳。此外,適當的都市植栽固然可以幫忙減碳,但若其維護方式是以需額外能源投入的電動機具來進行,則等於是抵消了減碳的效果;有研究甚至發現,某些種有植栽的都市公園整體而言不但不能吸碳,還因為大量使用電動機具來做維護,反而成為排碳的公園。若一個城市要透過綠化達到減碳效果,必須選擇適當的植物,並避免任何會排碳的後續維護工作。

為邁向永續城市而做的都市綠化工作,除了視覺美學上的考量,更必須考量植栽的生態效果:設計師必須從增加生態多樣性的角度,來衡量該種什麼樣的植栽才能吸引什麼樣的鳥類、昆蟲、或小動物。遺憾的是,即便花博努力將園藝與生態環保連結在一起,其官網上所呈現的展覽內容,只見園藝的美學設計,強調顏色、型態等傳統面向,卻未見任何與生態機能有關的討論。一個如此昂貴的博覽會錯失了難得的民眾教育機會,不過是繼續深化「綠化等於環保」的謬誤而已。

生活品質的提昇不等於永續
另一個經常與永續城市連結在一起的是「生活品質」的概念。人口過多、基礎設施不足的城市,往往面臨空氣、垃圾、水、土壤等污染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生活品質的提升一直是都市發展的主要努力目標之一。但當都市變乾淨、基本環境品質改善了,卻不見得表示這個城市更接近永續;因為它可能只是把垃圾轉運到其他地方傾倒、污水排到其他地方的河流或海洋、工廠和其工業污染移到其他地方──不過是把自己的頭痛問題丟給別人,不符合永續的公平精神。表面環境看來乾淨清爽的歐美城市,充其量可說是在廢棄物的清理很有效率,但高消費的他們所製造出的眾多垃圾其實是轉移到了歐美以外的地方;例如,他們不用的汽車、家電用品、和電子產品往往以二手貨的名義賣到非洲、中國、印度等地,更加污染了接收國的空氣、水、和土壤,侵害他國人民的健康。

城市努力改善基本環境品質的同時,不能將自己的問題轉移他處或後代,才不會違背永續精神。在污染(包括垃圾、空污、污水等)的議題上,一個進步的永續城市概念應該是:城市的運作(包括消費)零污染;即便難免製造少量垃圾,每一個市民都自行處理自己的垃圾。如此,人人會盡其所能地減少垃圾;如此,也不會發生弱勢社區的後院被迫蓋掩埋場或焚化爐等有違社會正義的情形。

公園不等於永續
不少關於永續城市指標的研究將公園綠地的比例視為其中一向指標,其背後假設是:城市中所有的公園綠地都具備減碳、淨化空氣、調節氣候(紓緩熱島效應)、隔絕噪音、涵養地下水、提供生物棲息地等功能。充滿樹木、有多樣植栽、地表可透水的公園的確提供了以上這些功能,因此對都市生活環境和生態品質有正面貢獻。但其實許多稱為「公園」的不見得就是擁有以功能的真綠地,例如台北市許多鄰里公園充滿著硬鋪面,雖然滿足了社區進行各種活動的需求,卻無法提供淨化空氣、調節氣候、生物棲地等功能;有些公園(像是大安森林公園)即便表面種了不少植栽和樹木,地下卻是停車場,完全無法幫城市涵養地下水;此外,很多公園因為種植許多外來種園藝花卉,施用大量化學肥料,因而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公園雖然都稱為公園,其環境品質和生態功能卻是大有不相同

花博選擇在台北現有的四座公園(新生公園、中山美術公園、圓山公園、大佳河濱公園)以及兒童樂園中進行,這些公園的生態環境品質並沒有因此而提昇,反而劇烈降級;市民失去超過千棵可遮蔭乘涼的樹木,換來的是僅具視覺效果的花卉以及過多人的工設施和硬鋪面, 反而邁向不永續城市。

都市公園提供休憩、讓心靈放鬆的重要都市開放空間,數量固然愈多愈好;但要朝向永續城市邁進,也該同時增加具備實質生態功能的綠地。都市公園的設計不能只考量市民的活動需求、方便舒適,也要儘可能讓這些開放空間具備生態機能;此外,就整體環境健康的角度而言,城市中應有數個使用強度和頻率非常低的大型公園,讓它們成為可以呼吸的土地,發揮綠地的實質生態效果。即便台北市周邊有郊山、北有陽明山國家公園和關渡自然公園,市區內卻缺乏真正的綠地;正面臨開發爭議的南港202兵工廠,未來若真的可以免於開發,與其成為滿足都市休憩需求、藝文界人士所主張的「中央公園」,應該要保留成為真正的綠地──動植物活動遠多於人類活動的地方 。

親水不等於生態
「親水」這件事明明跟生態不直接相關,在台灣卻經常跟生態綁在一起。例如,台北縣政府將親水環境的打造等同於河川保護[viii];台北市宣稱要朝向生態城市發展,其中一項策略也是親水──「恢復自然戲水環境」、「讓市民可以親近水,進行水上的休閒活動[ix]。都市人渴望親水是人之常情,政府努力營造親水環境也很好;但親水這回事的目的是讓人接近水,而河川保護和生態城市的目的是要讓生態環境健康,這兩件事本質上是完全沒有關係的。當然我們可以設法讓親水這件事融入河川生態教育功能, 但讓民眾能夠玩水、看到水的本身,是不具任何生態意義的。

輕率將親水環境與河川生態連結在一起,對民眾來說是嚴重的誤導。特別是台灣許多親水環境的設計,不過是將原本生態豐富、敏感的河岸水泥化、人工化,以犧牲生態棲息環境來成就親水功能,對河川生態百害而無一利,更不利防洪和地下水涵養。因為羨慕國外的都市水景、因為各地政府這幾年來的推廣(例如台北縣政府期許成為親水城市)、甚至因為輿論將都市河流環境有關的議題都簡化為親水,許多台灣人將親水這件事視為理所當然的好事,以為每一條河川都該成為可親水的環境;卻很少人認真思考:親水對河川生態的改善有助益嗎?

河川生態保護不必然得排除人類的親水機會,透過細膩有創意的設計,河岸的戲水休憩空間可以跟水域動植物的棲地共存。但是,人類也不該貪婪地認為河流每一處都應讓人類輕易接近,畢竟來來去去的人類活動對敏感的水域生態是難以承受的干擾。一個親水城市是否也會是永續城市?不見得。但可以肯定的是,擁有不受人類密集干擾、健康河流生態的城市,會更接近永續城市。

認清永續謬誤, 朝對的方向行進
從以上幾個關於永續城市謬誤的討論可以發現,台灣在相關論述和實務上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目前的台北市仍然消耗大量物資、產出大量的垃圾、排放大量廢水;從政府到財團到人民仍以為閒置土地不立起高樓大廈是浪費、以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相衝突的。即便永續、生態、環保等口號喊得用力,我們仍不間斷地破壞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態環境。

因為官員、媒體、甚至專業者誤將非關永續的目標和工作當做永續來努力,往永續城市邁進的道路上,我們已經浪費了許多時間和資源,必須要儘速認清這些永續謬誤,朝對的方向行進。邁向永續城市絕非易事,許多人早已發現技術並非最大障礙,障礙來自於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和習以為常的制度和系統設計。若政府不勇敢地向這兩項障礙挑戰,仍然依循舊框架做事,未來只會看到更多像花博這般嘴上說愛地球、行動上卻害地球的施政,不永續的現況不會有太大的改善。




[ii] 2010台北市國際化會博覽會官方網站,URL: http://beta.2010taipeiexpo.tw/ct.asp?xItem=13428&CtNode=5657&mp=3.
[iii] 英文原文: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0.

[v] 花博官方部落格「美麗的力量」:URL: http://taipeiexpo2010.pixnet.net/blog/post/30604801.
[vi] 2009年十一月一六日,聯合報,「花博移樹,逾百棵死亡」。
[vii] 2
[viii]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9年九月二十七日新聞稿中說:「周錫瑋縣長表示關懷河川、保護河川的環境、文化與生態是全球性的議題臺北縣以「大河之縣」自許期盼透過改善親水環境、環境教育紮根、藝術文化感動等各個不同層面開創一個大河之縣的親水城市的願景。」URL:http://www.culture.tpc.gov.tw/web/News?command=showDetail&postId=189756.
[ix]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 臺北市未來30年都市發展願景綱要計畫生態城市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 URL:  http://www.udd.taipei.gov.tw/pages/detail.aspx?Node=39&Page=3338&Index=4.

 

Copyright @ 2013 DIY Is Yummy.

Designed by Templateify & College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