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1日

[轉錄] 韓國農業改革的借鏡


2011年4月2日星期六


韓國農業改革的借鏡

前言
2005年起大陸吹起了一陣「農業學韓國」的風潮。韓國中央研修院學費每人每天100150美元,來此求經的大陸官員已超過700多人。這不是盲目的風潮,而是看到韓國農業與農村發展的驚人成效:從1970年代到現在,韓國城鄉居民的收入始終保持在10.810.9之間。1970年韓國農業總產值只有8億韓元,1997年達到了293億韓元,27年間增長了1.38倍。1970年農業所創造的GDP僅為6億韓元,1997年增加到207億韓元。除此之外,韓國農產品價格高居全球之冠,但它卻仍舊是是韓國人的最愛。本文介紹這個韓國奇蹟背後幾個關鍵性因素。

壹、農業立法體系完整
南韓歷來重視農業農村立法,它以《農業基本法》作為農業憲法,同時配之以制定了水產、畜產、山林、土地改良、耕地保護、農耕營農、農產品價格、批發市場、治山治水、農業機械化、農業組織、農業銀行等一百多部法律。為促進新鄉村建設,加快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進程,南韓先後制定了《農村振興法》、《農村近代化促進法》、《農漁村發展特別法》、《促進農村所得源開發法》、《農漁村電氣化促進法》、《農漁村振興公社及農地管理基金設立法》、《環境保護法》、《工業開發法》等法律,從而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農業農村法律體系,確保了農業生產各方面、各環節和新鄉村建設各項事業都有法可依,走向了依法治農治村的道路。較為完善的農業農村法律體系的形成,為建設新鄉村運動的順利發展和農村現代化的實現提供了法律保障。


貳、新村運動
這是一個1970年代開始,由政府主導的農村與農業改革運動。它沒有經歷革命,也沒有藉助外來政權,卻成功地徹底改變韓國農村面貌。這個運動的精神很像台灣文建會的「社區總體營造」,但是它不含口號,不作秀,不談一些空幻的願景,踏踏實實地面對農村的現實問題去解決現實問題。由政府主導的韓國新村運動,從「新村教育」入手,為基層培養骨幹人員165萬名,10年間受到農業技術教育的農民有2700多萬人次,政府先後投入2萬億韓元(約相當於1972年國民生產總值的50%)。結果成效卓著:1978年農戶年人均收入比1970年增長近4倍。
1960年代,韓國工農業發展嚴重失衡,農村問題十分突出。「住草屋,點油燈,吃兩頓飯」是當時韓國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1962年韓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為82美元,全國250萬農戶中80%住茅草房,只有20%的農戶通電,5萬自然村僅有60%通汽車。通過1970年的「新村運動」,1993年時韓國每100戶農民所擁有彩色電視率達到123.6%,電冰箱105%,燃氣灶100.4%,電話99.9%,汽車20.9%,電腦6.7%
朴正熙在1969年視察水災災區時,偶然發現一個村子非常光鮮。村民在沒有政府支援的情況下,自發拓寬馬路、改良屋頂、整頓圍牆。朴正熙由此得到啟發,在農村建設的問題上,最重要的是喚起村民的自覺,必須提升農民自助精神和合作精神來開發農村。自此之後,「勤勉、自助、合作」成為「新村運動」的基本精神。
「新村運動」的成功,關鍵在於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政府把全國的35,000多個農村劃分為自立、自助、基礎三類:積極性與參與程度最高的劃為自立村,最差的劃為基礎村。本著「先動先扶、不動不扶」的自助原則,政府援助物質只分給自立村和自助村。這種劃分使農民們產生一種如果掉以輕心,全村就會落後的緊迫感和危機感。這種氛圍培養了農民的主動性、積極性、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1981年的政策目標提前在1977年實現,全國村莊有98%成為自立村,而基礎村幾乎一掃而光。
1971年初實施的第一個實驗性計畫是向每個村提供335包水泥,由各村自行決定如何使用。第一年有一半的村效果顯著,政府又加撥500袋水泥和1噸鋼筋。對那些成效不好的村,第二年則取消相關供應。但如果基礎村工作面貌發生了改變,政府還可在第三年追加1,000袋水泥。4年間,村民們換房頂、修院牆、綠化荒山、修整村中小巷、建公共澡堂、公共洗衣處和公共飲水設施等,修建了上萬座橋樑,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生產與生活環境有了具體改善。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政府宣導種植經濟作物,為農村工業發展提供財力和技術支持,幫助農民增加收入,以致1970年代中期曾經一度超過了城市居民。
在「新村運動」中,韓國政府十分倚重農業協同組織(下稱「農協」),並在政策和資金方面對農協予以大力扶持,使之成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柱。具體做法包括:
1)在稅收、信貸、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農協設置的農產品加工儲存、農機維修、加油站、育苗中心、文化娛樂中心、醫院、商店等為農民提供直接服務的設施,其經費的60%90%由中央及地方政府補貼。農協則通過上述有關機構向農民提供平價肥料和農藥,培訓農民使用農業機械並提供維修服務,鼓勵農民創造標準化農產品品牌,為農民溝通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銷售效率等。
2)各級政府專設農協指導部門,在制定農業政策時充分征求農協的意見。農協就有關問題向各級政府提出建議,反映農民的願望,為政府分擔了不少具體工作,從而形成了政府部門主抓發展規劃及政策法規制定等大事,各級農協負責具體實施的管理實施體制。
3)發揮農協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作用,通過提供農業管理發展基金及發放政策貸款等全方位的銀行和保險服務,來為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財政支持手段。
在韓國政府的正確引導下,一方面,「新村運動」促進了韓國農協,尤其是基層農協的發展﹔另一方面,農協的發展反過來又推動了農業現代化進程。韓國農民原本沒有儲蓄的習慣,但「新村運動」使農民的戶均儲蓄額從1971年的12美元增長到1978年的500多美元。1960年代中期,由農協提供的生產資金中,70%來自政府的財政資金或金融資金,而1970年代中期,這一比重下降到25%。到了2003年,韓國農協銀行存款額已居韓國首位。
「新村運動」成效卓著的主要原因有四:(1)建設項目都是從改善農村生活和生產環境入手,與農民的利益息息相關。(2)韓國政府始終注意保護農民的產權和經營自主權。(3)政府以工業的強勁增長為后盾,最大限度給予農村財政支持,其實質是以工哺農,平衡城市和農村之間的財富分配。同時,政府還不失時機地推出優惠政策,發展鄉村工業,農民的收入得到很大提高。(4)善用農民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政府沒有越俎代庖,在具體項目上替農民決策,更沒有大包大攬,而是通過制定規劃、組織協調、提供服務以及給予財政和技術支持等手段倡導、支持「新村運動」。

參、農民自主組織韓國農協
韓國農協全名韓國農業協同組合(한국농업협동조합,簡稱農協;농협)成立於1957年。1961年,南韓政府決定將農業銀行和舊農協合併,組建成綜合性的新農協。1986年,經過調整後的單位農協達1463個,特殊農協41個,組合員達200萬名,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農民組織體系。韓國農協已成爲保護和推動本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織,被韓國人稱爲「國民的生命庫」。
農協的主要職能有:(1)將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為他們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每年農協根據農民對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的需要,制定採購計畫,統一向生產廠家定價,防止廠家擅自提價或以偽劣商品坑農;為農產品尋找市場和銷路、代為洽談價格、甚至代為銷售等。(2)農協作為政府和農民之間的仲介組織,行使政府的助手的作用,政府依靠農協推行其農業政策並實現對農業的間接調控。(3)積極參與並影響政府農業政策的制定,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並且在對抗進口農產的戰爭中發揮積極的角色。
農產品推銷業和金融業是韓國農協中央會的兩大主要業務,也是會員農協的主要業務活動。「農協超市」在全國農村都設有農產品收購站和保鮮庫,解決了農民賣菜難和賣糧難的問題。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韓國農協中央會及其會員農協在農產品和消費品的營銷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農協直接經辦的「農協超市」遍及全國。超市裡各種農副產品與水產品琳琅滿目,其特點是新鮮且價格適中。據統計,2002年,韓國農協系統全年銷售農畜產品93億美元,為農民提供生產資料10億美元,生活物資14億美元。
1995年開始,韓國農協採取「契約種植」和「契約上市」,包銷農民根據合同生產的各種產品。比如,韓國人消費量很大的辣椒、大蒜和洋蔥,在種植之前農協即與農戶根據產地價格協商定價,並確定生產量和質量規格,簽訂產銷合同。在收獲後上市前,如質量合乎要求,農協則先按合同付給農戶20%的定金,待全部上市後,按合同付清全部貨款。當格變動而導致「契約」無法履行時,韓國政府的「農產品價格穩定基金」將給農協和農民以一定的補貼。目前該項基金規模每年可達2萬億至3萬億韓元。
農協擁有農協銀行,目前已擁有上百萬億資產。韓國農協中央會(NACF)其所隸屬的事業群已發展出全國最大的物流網、也發展出韓國第二大專業銀行及一萬三千多處農業經濟、金融、保險等各項事業的服務據點,遍布各農村。會員只要在農協銀行開戶並存入5美元的「出資金」,便能以3%的利率獲得貸款,一般可貸到擔保額度的80%。從提出申請到拿到貸款,一般只需5天時間。

參、身土不二與農都不二
農協除了是「新村運動」的最大功臣,更在1960年代就已經塑造了韓國人只吃韓國農產品的牢固觀念。這又是韓國人所謂的「身土不二」養生之道,意思就是指當地人要吃當地出產的食物。根據農協的說法,「身土不二」源出於韓國17世紀名醫許浚名著《東醫寶鑒》。而農協辦公大樓上除了「身土不二」的標語外,還加上了「農都不二」,意思是城市和鄉村不能分離。
「身土不二」使韓國農產品在國內的價格高居世界之冠。南韓國產牛肉價格相當於美國市場價格的五倍,澳大利亞牛肉的雙倍,比日本國產牛還貴。稻米、豬肉、蘋果、馬鈴薯、胡蘿蔔等產品雖然比日本低,卻又比美國、中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高出甚多。韓國人再貴也要吃「韓牛」,理由是外國牛肉「不適合烤著吃」。在韓國料理店的烤鍋上,幾乎都可以看到「身土不二」這四個字,它甚至還被印在菜市場的遮陽傘上,捆青菜的繩子上以及銀行的存摺上。

肆、結語
    韓國農協又於2004年推出「一社一村」運動,具體促成企業與農村的各種結盟,成為韓國農業新一波的支柱。唯限於篇幅,下文再繼續介紹。

來源:清大彭明輝教授的部落格

Unknown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0 意見:

張貼留言

 

Copyright @ 2013 DIY Is Yummy.

Designed by Templateify & CollegeTalks